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以色列雙重國籍數學家奧曼(RobertJ.Aumann)和美國經濟學家謝林(ThomasC.Schelling)奪得,瑞典皇家科學院讚揚兩人的「博弈理論(GameTheory)分析,加強了我們對衝突和合作的理解」,有助「解釋價格戰和貿易戰等的經濟衝突。」
博弈理論是一套科學化的戰略學問,應用在商業層面,可以使人明白到為何起初互相競爭的企業,到後來會採取固定的價格策略,但博弈理論也可以跳出經濟學的框框,解釋種族歧視、有組織罪案和戰爭等行為。
闡釋冷戰期間全球局勢
五十年代末,正值東西方冷戰,謝林用博弈理論闡釋了當時全球的局勢,說敵對的美國和蘇聯,為了強化本身優勢,會不惜作出最壞打算,認為取得報復能力會比擁有抵禦襲擊的本領來得有效,出其不意的攻勢又比確實的報復可靠,目的是要令對方摸不清自己的底細。
謝林曾經參與制訂美國大規模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並在白宮工作過,他的研究對美蘇軍備競賽現象、如何避免戰爭爆發、解決衝突的方法,提供了深入見解,他撰寫的《衝突戰略》更成為了當代國際戰略學的經典。
奧曼後來用數學方法,進一步解釋謝林的博弈理論,臚列出國家在現實衝突中面對的不同選擇,發現擁有長遠關係的國家較容易合作,相反認識不深、甚少接觸的國家爆發戰爭的機會就較大。奧曼是首位建立「無限博弈理論」分析的學者。
謝林和奧曼提出的博弈理論,解釋了為何某些人物、團體和國家可以成功合作,但有的就難逃衝突命運,諾貝爾獎評審團在聲明中說:「他們的研究成果超越了經濟學的範疇,改變了整個社會科學。」兩人可以平分大約一千萬港元的獎金。
奧曼獲獎後說:「我希望博弈理論可以成為解決以巴衝突方法的一部份。」謝林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仍未決定會怎樣運用獎金。
盼以理論解決以巴衝突
由研究博弈理論的學者奪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不是首趟,事迹被拍成電影《有你終身美麗》的數學家納殊(JohnNash),便曾經憑博弈理論的研究,一九九四年獲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
經濟學獎現是六大諾貝爾獎項中,唯一沒有列在諾貝爾獎創辦人諾貝爾在一八九五年確立遺囑中的獎項,瑞典中央銀行在一九六八年為了紀念諾貝爾而設立這個獎,在一九六九年首次頒發。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最後一個諾貝爾獎預告
文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尚未定公布日期,但可能是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