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讓座默克爾 德國女總理誕生

施羅德讓座默克爾 德國女總理誕生

德國上月大選結果難分難解,總理人選未定,政局模糊近三周後,終於明朗。施羅德爭取到社會民主黨在聯盟政府內閣平分秋色,以及確保新政府政策符合該黨主張後,首肯讓出坐了七年的總理寶座,由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黨魁默克爾(AngelaMerkel)坐上,她將成為德國首位女總理。

德國大選中,雖然右傾的基民盟多贏四個國會議席險勝左傾社民黨,但兩黨和盟友都未取得過半數議席,被迫籌組德國戰後第二個「左右大聯盟」,第一個是在一九六六至六九年組成。
施羅德、默克爾和兩黨高層展開密集談判,周日晚談了三個半小時,周一早上再展開第三輪面對面談判。社民黨消息說,雙方已有協議讓默克爾出任總理,大多數社民黨員贊同協議。

聯合政府 兩黨平分秋色

社民黨之前曾提出,施羅德和默克爾輪流出任半年任總理,但默克爾不同意,堅持總理之位要由最大黨黨魁獨佔。她現在雖能迫退施羅德,終於一圓女總理夢,亦令西歐政治史上罕有的女領袖名單上再添一員。不過,要不肯認輸的施羅德退下來,默克爾要付出高昂代價。社民黨消息披露,兩黨在聯合政府內閣將平分秋色,社民黨共分得八個部長職位,包括外長、財長、司法部長這三大要職,另加勞工、衞生、運輸、環境和發展部長。
國防部長、內政部長、農業、家庭和教育部長,則由基民盟人士出任,其姊妹政黨基社盟黨魁施托伊貝爾出任經濟部長,加上默克爾自己和總理辦公廳主任,內閣成員人數才跟社民黨拉平。

新安排須諮詢

社民黨大選時承諾維護福利國家制度和工人權益,堅持聯合政府必須兼顧「國家更新和社會公義」。外界預期社民黨會爭取到默克爾在經濟政策作出重大讓步。
兩黨就新政府人事安排達成協議後,還要各自諮詢黨員意見,談判可能要直至十一月才大功告成,「左右大聯盟」還有一段時間才正式登場。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