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開始,美國企業將陸續發表第3季業績,由於對上兩季有不少分析員預測企業盈利表現「失手」(大多估計只有單位數字增長,結果是第1和第2季分別錄得13.9%和11.7%增長),故近日無論在報章或電子傳媒上,都甚少見有「專家」挺身而出說三道四或高談闊論,大家保持緘默的原因,除了有過被「摑」之前科外,包括能源價格、利率、市場需求,甚至颶風等影響所帶來的不明朗因素,令致一眾分析研究員有如置身十里霧中,估好又不敢,估差卻有機會「反底」,就算從造訪過的CEO口中亦未必找到端倪,遑論答案,連「馬口」也講不出最佳貼士,汝道點貼?
分析員過度樂觀?
不過請稍安無躁,根據ThomsonFinancial透露,經過搜集各「馬評家」之預測,得出的數字是:第3季企業盈利增長平均在16.8%!
嘩!有無搞錯?在油價飆升、利率攀升、以至工資、運費上升,甚至美元回升的情況下,竟然有如此樂觀之估計,如果不是有水晶球,便是吃了豹子膽,不然肯定認為企業領袖有過人之本領(與能源有關的企業除外),如能實現,則是美企業連續9個季度錄得雙位數字盈利增長。這還不算,分析員更預測第4季可能有16.3%增長,換言之2005年埋單計數平均增長是14.3%,認真不得了!
近50年,美國企業連續或超過10季錄得雙位數字盈利增長只有1972至1974年(10季)和1992至1995年(13季),假如標普500成份股真有如此能耐,則可謂為格老臨別送上一個大禮矣!投資者倘若相信專家之預測,姑勿論是現實或拍和(向格老臉上貼金),美股在現水平豈不值博?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