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迪士尼樂園9月開幕,加上今年十.一黃金周較往年長,市場普遍預料,零售商營業額可錄得一至兩成增長,但結果是普遍僅錄得約10%增長,部份零售商更沒有增長。有分析員表示,一些市盈率較高的零售股將受壓,第4季零售市道亦未許樂觀。
【本報訊】預期黃金周營業額增長20%的莎莎國際(178),主席郭少明昨日在一公開場合透露,莎莎在黃金周期間營業額只錄得12%增長,未能達標,主要與期內內地訪港旅客數目未符預期有關,加上迪士尼亦搶走部份顧客。期內港澳平均單價約250元,升7%,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金額約750元。他認為,迪士尼效應並無預期般強勁。
化妝品首飾增幅遜預期
另一類廣受內地旅客歡迎的珠寶首飾類別,期內增長亦由以往的急速增長,放緩至僅有1成,甚至無增長。於迪士尼內設有分店的周生生(116),發言人指,期內營業額增長約10%,單價維持4000至5000元;六福集團(590)估計期內營業額可錄得約10%增長。
謝瑞麟珠寶(417)執行董事陳偉康估計,集團期內營業額無增長。他表示,今年黃金周較特別的情況是,發現一群消費力達中上水平的顧客不見了。他估計,該批消費力強的客群,可能於黃金周期間選擇前往較遠地區。基於黃金周整體珠寶首飾市場表現欠佳,他對第4季持審慎樂觀態度。
崇光營業額增長一成
另外,利福國際(1212)旗下銅鑼灣崇光,黃金周營業額錄得約10%增長,平均單價及人流則錄得單位數字增長。
星展銀行零售銀行業務高級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表示,今年黃金周表現未符預期,很大程度與迪士尼對內地旅客的吸引力,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有關。因此他估計,第4季零售業銷售貨值增長不會如預期般強勁,由原估計雙位數字增長,下調至只有近雙位數增長。他認為,迪士尼應加強內地宣傳力度。
第4季銷貨值增長料放緩
有外資分析員不諱言,對今年黃金周銷情感失望,從有關數據來看,內地旅客訪港的習慣,已出現結構性調整,料一些早前未有跟隨大市調整、市盈率相對仍偏高的零售股將受壓。另一名分析員估計,首當其衝的將是化妝品、金飾及酒店類股份。不過,亦有分析員指,期內無出現爆炸性增長,反可視為迪士尼的效應能平均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