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請來各行各業名人講解他們最熟悉的產品,並向讀者提供消費心得,逢周一刊出。
在這個消費的年代,各類低檔、中檔、名牌產品紛陳,總令消費者感到迷失。富利堡車行主席兼行政總裁黃毅力表示,自己一直奉行「智慧型」消費,不論貨品或服務是便宜或昂貴,最重要原則是「用得其所、物超所值」,「因為搵錢係好艱難嘅。」
不盲目追求名牌
他說,要「智慧型」消費必須懂得不盲目追求名牌,貨品也不必要最好最貴,例如一部頂級相機,一般消費者都用不盡其全部功能,如果買來為了炫耀,只是白花金錢,「好似買車唔需要追求靚車,最緊要買部啱自己嘅車。重有唔好亂咁換車,因換車嘅成本好貴,新車落地就唔值錢!」
「智慧型」消費又必須要懂得格價,找出物超所值的貨品,也要懂得格價技巧。他說早前在美國報讀哈佛大學總統管理課程,其中一課教授談判技巧,就是不要去得太盡,「劈價劈得太盡,對方可能畀啲次貨你,或者黑晒臉口。買到咁勞氣,買到平貨都冇用。」
黃毅力強調,消費又可以分為「有形」消費及「生活體驗」式消費,「我鍾意後者,例如將錢花費喺買書同報讀課程上面,消費得嚟又可以充實自己。」買書有竅門,書海無涯,首先應在書商網站初步篩選,之後再到書店打書釘,一看三、四小時了解內容是否值得購買,「以免亂買一通最後變咗垃圾。」
學揸飛機也格價
另外,他最近學習駕駛直升機,並形容「學飛」大有學問,有錢也未必學得成。經格價後,他最終選擇在本港學飛,「香港學費約十六萬,外國學費要成二十幾萬。最大問題係外國環境、地形同香港唔同,喺外國考到牌,返嚟香港又要補鐘再考過,費時失事。重有,香港飛行導師好專業,何須他求?」
記者:蔡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