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以為識行識走係必然嘅,但其實平凡背後都需要付出,你今日見到佢識行,係佢付出咗好多先可以有嘅成果。」劉太看着因大腦麻痹而行動困難的女兒凱怡,眼神充滿驕傲和希望,「無特別想要佢有咩成就,最大希望都只係想佢十八歲前可以行得穩,唔好再成日跌。」
手腳協調有困難
十歲的凱怡出生時因為早產而接受了兩個月的深切治療,其間可能因細菌感染而使腦細胞受損,導致大腦麻痹(俗稱痙攣),現時手腳協調都有困難。不過,劉太沒有因而灰心,反而給予凱怡更多嘗試機會,「特殊幼兒中心啲人都話佢哋(大腦麻痹患者)揸唔到筷子,但見佢想咪畀佢試囉,初時都搞到天一半地一半,但都由佢繼續試,終於佢都可以自己揸筷子食飯。」除此以外,劉太更讓女兒入讀主流學校、學習跆拳道等,「唔會覺得佢同其他小朋友唔同。」
別人以為凱怡是劉太的負擔,但劉太卻說從女兒開朗、從不放棄的性格,學會樂觀面對一切。她說:「入咗主流學校要寫小楷交功課,佢手腳唔協調寫得好辛苦,但佢無放棄,四個鐘寫一版佢都要寫,𠵱家佢半個鐘已經寫得完一版啦﹗」
慘被同學當怪獸
雖然有家人的支持,但凱怡也曾遇上不愉快的事件。她回憶說:「三、四年級嗰陣,有個同學因為我唔可以一齊跑跑跳跳而唔鍾意我,當我係怪獸咁,但佢咁諗係佢嘅問題,把口生喺人哋度都無辦法。」凱怡年紀小小,已學懂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她更立下大志,希望將來到山區教學,「等啲無錢嘅小朋友都可以接受教育。」
記者:趙燕婷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