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梁國雄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甚囂塵上,甚麼天幕地標、歌劇院群落、博物館行列、綠化區域、商業城池、擎天豪宅、無敵海景,擾攘經年,達官貴人、凡夫俗子之口中,香港又從所謂希望之都,轉成「文化之都」!
對這塊碩大的海濱地王垂涎欲滴的財閥,還有那慷他人慨的政府,「單一投標」加上「天幕」,再附上一條炫目文化設施的清單,文化不過是一碗即食麵,揚手張口,隨叫隨到;大部份受「建華之亂」折騰得夠的老百姓,一聽到地產財團會「免費」提供一個「世界級文娛藝術區」,頓覺「食得唔好嘥」,紛紛為所謂雙贏方案雀躍,憧憬於未來拔地而起的文化沙漠綠洲的壯觀奢華!金錢萬能、文化即吃,真是魚與熊掌一窩端,管它李家鄭家娘!堂堂中共副主席曾慶紅僕僕風塵,剛為「迪士尼」這個美式普及文化殿堂剪綵撐腰,往後又有歐式精緻文化特區輝映,到時由主席蒞臨西九開光,香港哪能不變成希望之都!集文化薈萃於一島,真爽勁!又哪管這些謊言背後如何,至於文化綠洲是否就是海市蜃樓,且把好夢做一回,莫理窮賤淹萬戶。
一年之前,政府尚在為區區千萬而削綜援,一年後,一灑千億建華城,如此文化,這般德性,縱使把梵爾賽宮搬到西九,所得的都只會像魯迅先生小說中的一幕,滿紙都是「吃人」二字。
我本窮家之子,少時既未有閒情,袋中又並無餘錢,自不能汲取西九計劃中的文化精粹,涉獵衣香鬢影的精采表演。不過,今日之貧童,亦不會因社會進步而優勝於我,你只要到深水埗走走,就知道一個窮得連白鞋和眼鏡都買不起的學子,又如何去享受精緻文化沐浴?就算是中產者嗤之以鼻的普及文化,又哪能透過消費來嘗嘗?又或你到天水圍逛一圈,社區「文康體」設施一應不全,又何以讓青少年得到文藝哺育?偌大一個社區,連一間像樣的分區診所都欠奉,一座宏偉的西九龍文化地標,對這些化外之民來說,何似一幅末世浮繪!看着琳琅滿目、華麗驕奢的西九藍圖,未老先衰的窮人社區浮現腦際,我心裏想到的,竟是一幀超現實圖畫,一個盛裝華服的豔婦,禮服中隱現豐盛的乳溝,看着一個鳩衣百結的餓嬰,吸吮着骨瘦如柴的母親乳房!
老兄,你不要以為這是胡謅,你走到印度都會,隨時都會看到這「現實」的「超現實」!我的朋友就曾讓我一睹上述奇觀,只不過她拿着的是一幅相片,印度藝術家用的都是畫布!你說得對,唓,香港同印度比,牽強!但大家又知否,香港人均儲蓄率仍執世界牛耳,勝印度遠甚;貧富懸殊已是過之而無不及!文化、藝術之源本,乃是審美之觀,審美又源於心靈,心靈又源於不戀人之心,悲憫之情,一座城市鼓吹追趕暴利,以消費文化為生活中軸、生活本身就是文化酵母,縱使耗費億萬家財,構築文藝圖騰,人人營營役役,名牌時尚,城中各人都不過是披上一層文化金箔而已;更何況,西九本就是大生意一盤,區內豪宅是你我這等小民所能居住的嗎?商業區域亦不過是中上階級遊玩之地;歌劇院?城中有閒階級大概以後毋須拋洋過海,便可驅其豪華座駕到西九,施施然出席高檔社交生活;至於博物館,宏偉碩大,但問題卻在於拿甚麼文物來展覽?總不能像大英帝國那樣強搶回來吧,怎麼辦?就用銅臭來抓着珍品吧,買、買、買,有錢使得鬼推磨,哪有確能實踐香港地道的金元文化,也算是曲折反映一點本地色彩!
文化是甚麼?正如一個哲人所說:「人就是他所吃的造成。」文化,不外乎是世世代代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胡思亂想、掙扎徘徊。在這株綠蔭大樹下乘涼的人,他們的祖先不論貴賤,其實都在為這株參天巨木灌過水、施過肥!輩輩代代、男女老幼,個個恍如滴水成河、聚沙成塔那樣,皆為文化的土壤累積、沉澱!任何精緻文化的醞釀成長,又哪能離開販夫走卒的辛勤勞動,讓那些天賦奇才的菁英一展所長,建功立業,替人類文明添磚加瓦,試想想,莫札特這個神童,若非得貴族眷顧,又何來閒暇去彈琴作曲,他吃的穿的,皆由主人所賜,一切又何嘗不是黎民百姓辛勤所造!自然,「人不能單靠麵包過活」,即使如此,若無千家萬戶、紅男綠女,尋常人家的生活啟迪,又非人間眾多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之璀璨多姿,天才們又如何得着衝擊感召,得着多方靈感,一揮而就,又或千錘百煉,精益求精?
文化,從來就不能一蹴即就,只可源於不問種族、信仰、性別……的社群,互相摩擦、彼此交流,從不斷的表達、聆聽、融會、撞擊中茁壯生長。由美元經濟壟斷的流行文化,正藉全球資本一體化,中止這種自然的成長,用美鈔去衡量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態,凡不能賺錢的都要遭殃、變形……今日西九以提倡文化娛樂為幌子,先讓地產富豪撈一大把,再由其他商賈做其文化生意,幾百億資財,不拿來改善教育,促進德、智、體、群、美之培養,不用作扶助貧困、不用來提供基本設施,讓普羅百姓自己作主、參與文藝活動,法國固然有無數文化地標供人膜拜,但國家主辦的藝術頻道有二,又何嘗不是人人可得的瑰寶?「西九」在官商勾結,私相授受之下打造,能不是一個文化魔鬼怪嬰,人家請客,我們付鈔,嗚呼!「我已經說完了!我拯救了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