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推粵語標準糾正懶音

城大推粵語標準糾正懶音

是「朋友」,不是「貧友」;是「農夫」,不是「聾夫」。為糾正本港學生使用粵語時出現懶音及讀音不準的歪風,城市大學中文、繙譯及語言學系制訂了一套粵音拼寫標準,讓學生能夠有系統地以英文字母拼寫中文字的粵語讀音。
城大中文、繙譯及語言學系助理教授藺蓀昨在記者會稱,粵語是大部份香港人的母語,但一直以來本港欠缺一套系統及準確性的「港式拼音」標準,容易造成混亂;甚或學校也沒有教導學生正確拼寫粵語讀音的方法,令很多學生出現懶音及讀錯音的毛病。

最宜由一年級學習

該學系聯同香港語言學學會,以及本港另外四所大學的語言專家共同編製的粵音拼寫標準,名為《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簡稱「粵拼」),是一套透過英文字母A至Z有系統地標記中文字粵語讀音的方法,例如「天」的粵語拼音為「tin」;「沙」的粵語拼音為「saa」;「邦」的粵語拼音為「bong」等。
藺蓀又認為,粵拼方法最適宜學生由一年級起學習。他又相信,面對○七年中五會考中文科加入會話新試卷,該套標準可望大大提升學生會話的能力。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