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大長今》風行中國,想不到掀起一股仇韓風潮。中國民間輿論指《大長今》「篡改歷史」,把針灸當作韓國的發明,民族主義的仇恨之火,忽然燒到韓國身上,連報道韓國影視娛樂資訊的中國傳媒也被指為協助散播韓風的「漢奸」,韓國外交部表示「關切」,一部韓國的電視劇集,迅速「政治化」,顯示中國民間情緒激烈,成為一個火藥庫。
《大長今》僭奪了華夏文化的解釋權,幾個月之前我已經提出過這點,但韓國和日本確實保存了中國傳統許多優秀的價值觀,中國民間看了《大長今》,應該反省,為甚麼華夏的古典文化經過韓國人包裝,會如此清麗可喜?因為南韓何幸,在韓戰之後守住了一片淨土,沒有被金日成赤化,南韓沒有經歷「文化大革命」。經過四十年軍法統治,南韓走上議會民主的坦途,南韓的青年一代釋放了創意和想像力,南韓人找回了自己的尊嚴。
但中國民間不懂反求諸己,反而覺得南韓欠了中國,民族主義的仇恨在找尋爆發的缺口,而民族仇恨只不過是中國民間對大陸經濟政治現狀敢怒而不敢言的癌細胞轉化。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改革」陷入困頓的瓶頸,「宏觀調控」又一次出現無疾而終之勢,傳上海勢力率先頂撞國務院的「宏觀調控」壓力,指「宏觀調控」如果打擊了上海的經濟增長而引起社會的不穩定,溫家寶的國務院要負責。
胡溫政府面對的國內外形勢錯綜複雜,棘手異常:國際油價不斷飆升,中國紡織品受歐盟制裁,人民幣仍受美國施壓升值。中國排山倒海的出口,不止令歐美感受威脅,全球也侷促不安。中國出口下自紡織品和玩具,中至電器用品,上達電腦,向全球市場水銀瀉地,全面出擊,全球面對一個人類六千年有史以來從未出現過的一頭「掠食獸」(Predator),擾亂森林生態,更易全球化經濟結構,歐美領袖今天一定懷念毛澤東,他厲行鎖國把中國人關在大門裏,剝奪他們的消費意欲,用社會主義大鍋飯制度把他們改造成一個懶人國,而且令他們陶醉在「越窮越光榮」的天堂夢境,直到鄧小平把他們叫醒。
中國的出口龐大,在世界上一定四面樹敵,不僅得罪歐美,亞洲和南美洲等紡織物和廉價出口貨品的輸出國也遇到強大的競爭對手。歐美對付中國,手段極為有限,不外是迫人民幣升值,拚命叫中國增加入口,減少貿易順差。
人民幣已經升了值,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接受大陸財經月刊訪問時也公開承認:中國經濟目前對於國外市場需求的倚賴,是十年來最大的,此一趨勢必須調整,未來三年,中國必須擴大內部市場的需求。
身為國家銀行行長,周小川的話是對的,然而,一旦「內需」增加,還要不要「宏觀調控」呢?中國貧富懸殊,在大城市賣命的勞工賺取的血汗工資,何從刺激他們的「內需消費」?結果必然是倚賴北京、上海和沿海大城市的富貴人家多花錢。但中國的政治體制不正常,貪污盛烈,最有資格擴大「內需」的往往是被捕的周正毅一類的大小「黑金貴族」階層,然後是跨國企業僱用的「海龜買辦」,再下一層就是游走於此一畸形結構中啄食羹餘的流氓冒險家和娼妓。中國的銀行呆壞帳高達四成,富人的錢來自銀行「非正常貸款」和圈地掠奪資源的「互動」,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溫家寶的「宏觀調控」,正準備向這個「罪惡經濟生物鏈」動手術,一動刀卻傷筋挫骨地危害了黑金貴族的利益。想「擴大內需」,則難有「宏觀調控」,「宏觀調控」失敗,則經濟繼續過熱,何況即使中國政府誠心盡意增加入口,民間的盜版風難以遏制。中國進口一美元的西方電腦軟件,此一「知識產權」即轉化為價值九十九美元的盜版產品,外國貨變成土產,利潤還是盡歸中國民間的大小奸商,如此的「擴大內銷」,又能減少多少貿易順差?
這就是中國當前的政經困局。八十年代的宏觀調控,只限於「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三一單線循環」。中國加入了世貿,今天的局勢遠比「三一循環」更為錯綜複雜;正如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的學生只喊反對「官倒」,今天的腐敗,三三不盡,六六無窮,已經成為橫生縱結的億萬黑金的龐大結構,「官倒」出售進口幾十輛貨車的百萬元批文,相比之下已成小兒科。即使沒有「宏觀調控」之爭,中國的「內需」隨着周小川的意願增加,那麼環境和生態危機呢?「內需」亟欲的石油、水泥、煤、鐵等百樣資源的供應線呢?
這就扯到了日中兩國的東海天然氣之爭,牽連台海局勢的張弛。歐美已經傾力向投資者大力推銷印度,美國全力佔奪全球的石油儲備。歐洲的德國和法國,雖然想解禁軍售,恬不知恥地在中國身上再摸賺一把,看見堆在大門口成山價廉物美的中國紡織品,也立即變臉,急忙關上大門。中國經濟增長勢如破竹,對待這個自稱和平崛起的巨人,以美國為首,準備像小人國裏「格列佛遊記」一樣,商量怎樣用繩索綑住這個巨人。中國最終也將發覺在國際間沒有甚麼知心朋友,包括第三世界在內,人人的利益受到同一個敵人的威脅,就像凱撒大帝遇刺,元老院中人人都有份捅刀子,其中還包括凱撒信任的布魯圖。
周小川呼籲中國擴大內需,引用韓國的流行音樂和影視劇集為例,對韓國的文化優勢頗為推許。他指出,在中國,只有奧運明星純屬土產,電影和電視都被韓國、台灣、香港的藝人偶像佔領了市場。劉翔、田亮、郭晶晶等運動精英,都是國家機器統一意志的計劃產品,《大長今》的李英愛、韓國歌星Rain,都是有創意自由的國家出產的消費商品。
今天反日,明天排韓,後天高呼拉登炸得好,喊叫血洗台灣,中國的民間情緒像岩漿,日本、韓國、台灣、美國,不過是方便的火山缺口,湧動着上訪喊冤貧富懸殊的岩漿。大長今無罪,李英愛無辜,這一切,到底是誰的錯,出現在十六屆五中全會的主席台上的幾位人物,或泰然自若,或眉頭深鎖,據說他們也是《大長今》劇集的捧場客,在他們的心裏,又豈能沒有一本清楚的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