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即將結束的十.一國慶超級黃金周迄今有點名不副實,旅遊事務處透露,黃金周首七天僅錄得三十六萬七千名內地訪港旅客,遠低於入境處及旅遊業預期數字,零售業界更稱內地旅客消費未有預期般理想。旅遊事務專員鄭汝樺則表示感滿意,至今黃金周內訪內地旅客數字,較去年有單位數字增長。 記者:蔡朗清
鄭汝樺昨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由上月三十日截至本月六日的黃金周假期,內地旅客訪港人數約三十六萬七千人,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六,當中自由行旅客和團體客數字均有一成升幅,對此她表示感到滿意。
不少轉往歐洲旅行
她承認,內地旅客訪港數字迄今遠低於入境處及旅遊業界早前分別預計的五十萬及七十萬人次;相信是內地旅客漸見成熟,不急於一窩蜂趁黃金周訪港,加上國內不斷開放外遊地點,不少內地旅客近期轉往歐洲旅行,令訪港人數減少。她認為,內地旅客平穩增長,更有助紓緩本港黃金周期間的交通等配套壓力。至於內地遊客人均消費縮減是可以理解,「國內自由行開放咗一段日子,佢哋消費會謹慎好多。」
香港旅行社協會主席胡兆英表示,相信十.一黃金周內地旅客整體訪港數字,會超過去年的四十二萬人次;而內地客人均消費亦較去年增加,只不過去了新開的香港迪士尼遊玩,才令巿區店舖銷情未及預期理想,「內地客喺迪士尼至少花一千蚊,多過以前海洋公園好多。」
旺角電器店華仁會稱,內地客較去年同期輕微減少,人均消費則相若,約二千至三千元,主要買手提攝影機、MP3等,「𠵱家內地客想買嘢,唔需要迫埋黃金周嚟,其他日子都好多內地客嚟買嘢。」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外務總幹事鄭乃恩稱,黃金周期間百貨公司人流確實未如過往「墟冚」,但個別內地旅客仍願意一擲數千元買名牌服裝。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伍得良表示,只有一些小型食肆受惠黃金周,生意額增加三、四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