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西九計劃依然疑點重重 - 盧峯

蘋論:西九計劃依然疑點重重 - 盧峯

從表面上看,特區政府修改後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的確少了利益輸送予個別財團的嫌疑、的確少了讓個別財團獨大的嫌疑,但是整個新建議還有很多重大的問題、很多重要的疑點需要澄清、需要解釋,否則公眾根本不會信服,更不會支持修訂後的新計劃。
首先,政府現在建議把西九計劃中五成商住用地撥交其他地產商發展固然可以讓更多財團參與西九的發展計劃,但是由誰來劃分這五成土地、如何把分拆的土地推出市場卻沒有說清楚。要知道土地的位置直接影響它的地價及發展價值,若果政府讓中標財團決定或主導土地審批的過程,那中標財團便極可能把位置優越的土地留為己用,位置較差的土地則撥交其他財團發展;這不僅導致不公平的狀況,並且讓中標財團享有更大的利益。我們認為,特區政府應當清楚表明,西九發展區的土地審批權操在政府手上,以確保分拆予其他財團發展的土地不是次等或位置較差的地皮;而在分拆土地予其他財團時,政府更應依循正常的賣地方式進行,即透過公開拍賣的方式讓財團競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西九的貴重地皮能以公平公開及最理想的市價售出。
除了要公開公平公正處理土地發展權的問題外,政府也應當向公眾解釋及交代以政府土地收益、以公帑補貼文化設施會否有期限、金額會否不斷增加。根據政府現時的計劃,財團將要支付三百億元成立信託基金,以作為西九文娛藝術區營運及維修設施之用,若果再加上興建文娛藝術設施的土地價值,政府或公帑投放在這個文化項目的資源將超過五百億元。這樣龐大的補貼是否物有所值、是否最合乎社會需要是有疑問的。試想想若果把同樣的資源放在醫護服務的話,醫療融資的壓力不是可以大大降低嗎?

更令人擔心的是,由於有這樣龐大的補貼做後盾,負責營運西九文娛藝術區的管理局或法定團體便可能變得好大喜功、便可能忽視項目的效益、便可能不斷自我膨脹及增加人手或設施,最終令開支不斷增加、令政府的補貼不斷上升。我們認為,為了防止西九文娛藝術區變成「洗腳不抹腳」的怪物,政府不應將信託基金的收益自動全數撥予西九管理局,而應採取配對資助的形式,把部份撥款跟西九各項文化活動的收益及商業贊助掛鈎,例如得到的商業贊助及門券收益愈多,政府的撥款便愈多,只有這樣,才能驅使西九管理局盡力爭取商業贊助,盡量考慮活動是否受觀眾歡迎。
至於除了三百億元以外的其他地價收益,特區政府表示目前仍未決定是撥歸管理局作為基金的一部份或撥歸庫房。我們認為三百億元的基金已相當豐厚、已佔用了大量公共資源,再把其他地價收益撥入基金不但沒有必要,更可能助長浮誇、浪費的風氣。最合理的做法是把這部份土地收益撥歸庫房,讓政府更有條件、更有能力減稅、退稅或應付其他必要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