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和平獎得主的IAEA總幹事巴拉迪,是個不亢不卑的外交官和核武獵人,在處理北韓和伊朗核危機,堅持要以外交手段解決;三年前,他不畏強權,敢於跟美國對着幹,強調必須找到伊拉克擁有核武的證據,才能說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決議。
不亢不卑核武獵人
六十三歲的巴拉迪在埃及出生,在開羅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到紐約進修,二十二歲在埃及外交部工作,展開外交生涯,八四年加入IAEA,九七年擔任IAEA總幹事。
美國○三年出兵伊拉克前,巴拉迪要求更多時間到巴格達進行核武檢查,但美國不願再等,硬說侯賽因擁有核武,揮軍攻打伊拉克,結果侯賽因被鏟除,但美軍至今仍未找到核武,成為國際大笑話。今年巴拉迪第二度尋求連任總幹事,外交消息指美國認為他在伊朗核武問題上態度軟弱,反對他連任,但國際社會普遍支持他,令他順利連任。
美國指阿拉伯裔的巴拉迪在對伊朗的態度不夠強硬,但他卻完全不將這超強國放在眼內,強調自己是代表國際社會,並經常說:「核證和外交一同使用是很有效的。」他這種不亢不卑的外交手腕,以及不偏不倚的處事作風,贏得很多阿拉伯人的支持和信任。
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