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鐵定月中上市,市場普遍預期有數百億以至上千億的資金將被凍結,導致港元同業拆息被扯高。但細心觀察,同業拆息並非全面報升,其中隔夜港息更從高位回落,理由何在?
建行這一新股的認購潮,肯定是全城焦點。對於一般散戶而言,手上的資金將可能傾囊而出,準備入票碰碰運氣;而一些較為進取的投資者,更會向金融機構借貸,透過槓桿來放大認購倍數,而金融機構亦需預備資金向客戶提供款項。然而,無論是一般散戶或金融機構,所預備的資金在認購日前往往只能存放在短期存款上,大量短期資金供應,才導致隔夜拆息大幅下跌。
2種情況要留意
由此推想,隔夜拆息會與其他檔期的息率以相反方向下跌,幅度愈大,代表準備認購新股的資金愈多。可是,小心這種推想會墮入陷阱。因為對於大型策略性投資者而言,雖然佔了大部份上市的配售比例,但他們原則上通過「篤手指」方法便可靜待分配,最後才需出資購入股票,毋須事前準備資金。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收票銀行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也不需要提前準備資金。因為他們的客戶用來認購新股的資金,在新股分配前仍會留在銀行內。借出多少,銀行同時亦可全數收回,所以資金毋須提前預備。因此,這類認購新股安排,應不會對隔夜拆息帶來太大的下調壓力。
綜合而言,隔夜拆息的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中、小戶對新股上市的反應,但卻不能代表所有認購新股的資金需求。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財資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