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後,本來應該是大閘蟹當旺的時節,但今年天氣特別熱,前兩天上海氣溫還在三十五度左右。西北風不起,大閘蟹的膏和肉不會結實,天不冷,蟹就不會好吃。再等等。
走過街邊蟹店,店主招呼,說一百塊錢六隻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的大閘蟹,如今在上海都要賣到一百多元一斤,香港這種街邊店的貨色,你也就不要貪心了。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必有大閘蟹真偽之爭。中國人的事情,假的比真的多,煞有介事的更多。從去年開始,陽澄湖大閘蟹就煞有其事在蟹身上打印真貨標籤,讓買家識別。但是中國人連最先進的電腦軟件都盜版得如魚得水,區區一個大閘蟹防偽標籤,又能難倒甚麼人?
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好像又有進一步的防偽標記,也是煞有介事而已。其實大閘蟹都是真的大閘蟹,不過一方水土養一方蟹,江蘇出產的味道就是獨領風騷。
江蘇那一帶有陽澄湖有太湖有淀山湖,湖湖相連,蟹都可以自由行爬來爬去,蟹的味道也一樣。香港人不熟中國地理,不妨買張江蘇省地圖看看,呀,原來是鄰居!就不會死心眼只盯着一個陽澄湖了。
吃大閘蟹跟吃任何東西一樣,只分兩種,一種好吃,一種不好吃,只要你覺得好吃,那就不要管牠產自哪裏。基本的要求,是蟹蒸出來一定要蟹腥味濃烈,若是吃完一頓蟹,手指上沒甚麼腥味,這蟹的肉不會鮮,膏不會香。
江蘇大閘蟹的特徵是「青殼白肚金毛」,現在上海蟹販拿了其他地方的蟹又漂又染,黃肚變白肚,黑毛變金毛。所以現在吃蟹,眼睛已靠不住,只有相信自己的舌頭。吃蟹的時候,把眼睛閉起來,一口蟹膏捅在嘴裏,唔,感到牠來自陽澄湖,就當牠來自陽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