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將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據稱將提出「功能區」概念,令經濟區域的版圖面臨重新劃分。胡錦濤這一執政新思維,不僅將引發投資所側重地區、項目的變化,還勢必引發地方勢力的整合,為胡錦濤收編地方勢力、重新分配地方利益提供機會,港商未來繼續進軍內地,宜留意其中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
胡錦濤當政以來,「團派」(出身共青團的官員)勢力如日中天,令江澤民的「上海幫」愈顯黯淡。三年來,胡錦濤對地方諸侯的控制力急劇膨脹,在三十一個省市區中,至少有十七名省委書記或省長出身共青團,包括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廣東省長黃華華、福建省長黃小晶等。
早前又盛傳「團派」另三名幹將栗戰書、劉奇葆、袁純清,將分別升任黑龍江、廣西、陝西的省(區)委書記,他們的任命很可能在五中全會後就能落實。而目前由「團派」擔任省(市)委副書記的還包括北京、遼寧、福建、海南、浙江、內蒙古、吉林、西藏等省市,他們形成的接班態勢,蔚為奇觀。
推動中央「改朝換代」
但是,江澤民畢竟主政中國十三年,在地方上所植下的根基豈能小覷?上海、江西等省市迄今仍控制在「上海幫」手中,何況,中央部委的負責人還是以「上海幫」居多,在向地方分配國家資源時,他們的影響力更難低估。
另一方面,地方利益早已被瓜分一空。如果經濟格局維持不變,不能培養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團派」的政治優勢就難以轉化成經濟上的利益,也難以完全駕馭地方勢力。
事實上,外界視為複雜、沉悶的「十一五規劃」,是中國高層在政治、經濟等方面較量的結果。胡錦濤藉「十一五規劃」重新劃分經濟發展區域之機,在重點投資區域、項目上出招,降服地方諸侯、收編地方勢力之餘,也可推動中央部委「改朝換代」。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