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重視服務業,輕視重工業。作為全球四大皮革供應地之一,印度的機械設備相當落後,所以對皮革機器需求很大。民企上海裕同機器,主要生產製皮機器中的「轉鼓」部份,其董事長鐘翔君說:「印度以前多買歐洲機器,最近五年開始大量向中國購買,因為中國製造的機器質量不斷提高之餘,價格又只是歐美的三成甚至一半。」他在四年前開始賣機器配件去印度等地,現在每年生意額增長三成。
投資風險高
他稱,中印之間雖然存在競爭,但也有互補。「印度等國的銷售增長,也是得益於中國經濟發展。他在印度的客戶也是因為中國客戶需求皮革原料增加,要擴大生產皮革而增加製皮機械設備。」
雖然公司業務在印度發展快,但由於當地的投資風險高,鐘翔君沒想過在印度設廠。「印度工人雖然比內地工資低,但中國工人刻苦耐勞,又肯加班,工作效率高,以效益計,中國工人更划算。賣中國製造的機器去印度,成本比在當地生產機器更低。」
「而且,中國是世界工廠,許多行業已形成規模,無論生產甚麼原料都很齊全,好比做一件衣服,由布料,到鈕釦、拉鏈等一應俱全,很快就可以投入生產,但在印度開廠就要到處買各種配件,令生產周期大大拉長。」經常周圍飛的他說:「我在飛機上碰到許多去印度的中國商人,大部份也是去做貿易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