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大長今》風靡萬千港人後,九月在內地播出後又掀起狂熱,迄今累積觀眾逾一億六千三百萬人,並引發「反韓流」與韓流支持者的激辯。內地著名演員及導演張國立不但狠批《大長今》,更呼籲民眾重視國產電視劇。南韓國會一委員會亦對這股「反韓流」表示關注,認為已達堪憂地步。
內地不少娛樂圈名人近期對《大長今》等韓劇大行其道表示反感。在「二○○五年電視劇題材市場研討會」上,內地二十名頂尖電視製作人員齊向韓劇「開炮」,一名總經理談到《大長今》時,稱其製作水平、服裝、道具,根本無法與內地的電視劇相提並論,甚至有人指《大長今》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
被稱為內地「反韓流」代表人物的張國立,指摘《大長今》出現將針灸的發明歸功於韓國等劇情錯誤,更批評「韓流」現象是內地傳媒炒作所致,直斥吹捧「韓流」的傳媒為「漢奸」。
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昨日的報道指,南韓國會統一外交通商委員會前日針對南韓駐北京大使館進行的國政察查活動時,對內地的「反韓流」熱浪高漲表示憂心。執政「開放國民黨」國會議員金富謙表示:「據我所知,中國最近制訂了《關於加強文化產品進口管理的辦法》和《文化領域引進外資意見》,將對文化產品的進口,實行嚴格的管制。這點充份凸顯中國當局企圖遏制『韓流』擴散的動向。」
韓議員對事件擔憂
南韓駐北京大使金夏中坦承:「其實很多韓國文化是從中國引進的,但在強調『韓流』的過程中,硬將它認為是地道的韓國文化的說法是錯誤的。目前有很多中國人寫文章批評這種說法是荒謬的。」
不過,也有內地傳媒並不贊同「反韓流」,《南方都市報》的評論更反駁張國立提倡國產劇的說法,指「倘若沒有實在的,水準相當甚至更高的作品拿出來抗衡,給別人扣大帽子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可笑的行為。」
《齊魯晚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