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讀者可能仍有印象,在今年3月,某個美國分析員高調地駭人地預測,油價將會升至105美元一桶之研究報告。由於當時油價仍處於40至50美元水平,故市場普遍沒有太認真對待其言論,大都一笑置之。
可是隨着近期油價不斷攀升,105美元一桶又看似並非遙不可及,投資者也再次憶起該份油價105美元的研究報告。但有趣地,若問撰寫那份報告之分析員是誰,以及由哪間行推出?則可以即時回答的朋友(包括筆者)相信不多。
美國接連遭颶風吹襲,部份產油設施被摧毀,令油價大幅飆升,投資者對該份油價105美元的研究報告興趣大增,可能是基於市場有需求的關係,近日一些歐美財經傳媒也再次談論該份報告了,當中《華爾街日報》更有趣,它不僅講述該份報告及其分析員,更一併訪問了該分析員的師父(Mentor),甚至連分析員的父親之背景也不放過,真有點「狗仔隊」的意味。
該份油價105美元的研究報告,是由高盛的能源部分析員ArjunN.Murti撰寫的,據報道,早年Murti對油價的預期頗為保守,直至2002年才開始漸漸看好油價,隨後便不斷將油價的預期目標水平調升,以至本年初105美元一桶之預測。故此,Murti的預測是經過長期不斷修改才產生出來的,並非如市場所估計,只是一篇語不驚人誓不休、只欲吸引投資者注意的報告。
先勁升後暴跌
在近期的訪問,Murti指出,他的預期是基於全球石油供應及需求的緊張關係,再加上一些恐怖襲擊之類事件而來。
他預測,短期油價不會大幅下調,但他同時提醒投資者,假若油價繼續如近期般波動及大幅上升,則會破壞市場的需求,最終反而會令油價大幅回落。
為了將焦點轉回港股增加讀者的興趣,順道一談石油專家TimEvans的研究,他指出,油價的長期歷史走勢模式是──BoomandBust!即緩步上升,跟着勁升、急升,繼而泡沫出現,跟着爆破。
筆者察覺,部份油股也有類似的形態,慢慢上升,繼而突然急速上升,最後爆破!正如附圖的中國石油(857),它先後兩次的升浪,皆是首先慢慢緩步上升,繼而突然急升,跟着出現爆炸性上升,最後Bust!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