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投資成與敗時機更重要

陸叔理財:投資成與敗時機更重要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美國柯達(EastmanKodak)的信貸評級調低。雖然調低評級不是甚麼新鮮的事情,但標普的行動仍難免會引來市場的注意,因為今次已經是標普今年來第三度將柯達的投資評級調低,並把柯達的公司債務評級調低至「BB-」,即是第3高的「垃圾」級別。
事實上,穆迪投資亦早於上月調低柯達的信貸評級,同樣亦是今年內第三度將該公司降級,所持理由是柯達數碼業務的收入,未能抵銷菲林生意持續下跌的因素。
其實出現今日的情況,很主要原因是柯達過度安於既有業務,沒有留意潮流巨輪正在不停轉動。菲林相機漸漸被數碼攝影技術取代,但柯達卻沒有好好考慮如何應付突變,直至各牌子都已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佔有率時,柯達才醒覺要急起直追,甚至不惜以18億美元進行併購,結果非但盈利達不到預期,債務反而大幅增加。
當然,一間公司如果能安守本份,好好打理好故有業務,通常都能細水長流,但管理層是否有足夠的觸覺與時俱進,亦是十分重要的。而就算管理層具備時代觸覺,如果過早拓展,亦可能會產生反效果,和黃(013)便是當中最佳的例子。

早着先鞭 弄巧反拙
和黃發展3G已有數載,但直至今天才開始被市場認同,早前的辛酸真的是有口難言,當中原因,可能與和黃成功售橙有關。不少分析都認為,和黃因為售橙成功,所以才大額投資3G,擔心和黃投資3G的決定欠缺深思熟慮,最終會招致失敗。但其實售橙成功所帶來負面影響,並不是導致和黃胡亂投資於3G,而是令投資者過早憧憬會有另一次驚喜。
雖然過去數年我都不覺得和黃投資3G是錯誤的決定,因為3G制式手提電話的確是日後大勢所趨,問題是市場的投資者根本不明白這項投資不可能在一時三刻便可以取得成果,加上發展3G與售橙的時間過於接近,令投資者忽略了和黃其他業務的價值,以致和黃股價直到今年才能重見天日。如果和黃的管理層遲一點才投資3G,又或者先令投資者明白投資電訊業的回報並非可以立竿見影,和黃的股價可能早已重返100元關口上了。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