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唾沫 大陸珍寶 - 陶傑

小島唾沫 大陸珍寶 - 陶傑

台灣名嘴李敖訪問大陸,「餘震」未消,三場演講,北大、清華、復旦的學生口瞪目呆,網民歡呼,「敖哥」之聲不絕。
李敖的講話,本來不必評論,亦無從評論。因為他是一個言論的玩家、冒險家、娛樂家,擅長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視乎利益風向所趨。例如李敖十多年前在香港的雜誌說過:「謝謝你,帝國主義」,盛讚英國當日發動鴉片戰爭,為中國帶來文明。這番話,他今日停留香港,就不會再講。因此,李敖在中國醜詆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馬英九笑笑說:這樣的言論不必回應,正因為李敖之性格久為台灣人瞭解,他從前坐牢的迫害,台灣人同情;出獄後對國民政府情緒極端化的仇恨,台灣人了解,但這樣的人選總統,為台灣人當家作主,台灣人不接受。
一個已經out了的文化人,在台灣的影響力,已屬下駟之選,訪問中國,竟然有如耶穌行走在加利利,吸引了無數信眾。台灣政府之失敗,在於沒有加緊宣傳。台灣有真正的言論自由,我們的一個「維園阿伯」,到了你們那邊,成為「思想文化大師」,此君三場演講的內容,在台灣耳熟能詳,在我們眼中,二十年前就已經懂得付諸一笑,不再Takeitseriously,你們的年輕一代卻視如珍寶,官方還要一刪再剪,這樣的制度,還想過來把我們「統一」掉,是不是妄想?
李敖當然有李敖的本領和學識,但李敖的「中國旋風」,反證中國之民智未開。正如溫家寶總理坦率承認:「國民教育素質」低劣之現實。因為有了民選總統,言論自由,台灣早已超越了李敖,遺棄了李敖,中國卻把李敖這座「二手核電廠」循環再用。正如一個少年,已經升讀中學了,一年級的舊課本,還有那麼多小孩伸出髒巴巴的手搶着要,這個升上初中的少年,又豈能沒有優越感?
李敖在中國受歡迎,愈惡罵連戰馬英九,愈顯出台灣之優勝。這件東西「我們不要了,喜歡的話,你們儘管拿去玩」,台海兩岸,民主與自由的程度落差,經李敖登陸一大鬧,更加明顯,不要說台灣不會答應「統一」,香港的父母,看見北大清華聽李敖演講的一片崇敬之情,有如美國南部的黑人看見葛培理,或法輪功學員遇上了李洪志,用大腦想一想,是讓子女北上升學,還是送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