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治病法患者大減

改良治病法患者大減

本屆諾貝爾醫學獎得獎科學家馬歇爾和沃倫的研究,對治療胃潰瘍和消化性潰瘍的方法帶來重大貢獻,令因胃黏膜層內的幽門螺旋菌引起的胃潰瘍得以根治。

抗生素治療1周可痊癒

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常務)沈祖堯教授表示,兩人對治療胃潰瘍和消化性潰瘍的研究帶來了一次重大突破。因為醫學界在兩人公布研究前,一直認為胃潰瘍是由胃酸導致,過往主要以降胃酸方法治療胃潰瘍病人,病人也需要長時間服藥。
但兩人發現胃潰瘍由因幽門螺旋菌引致後,醫學界開始使用抗生素治療病人,一般只需服藥一周就可痊癒,不用長時間服藥,而且可根治病源。雖然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成年人都帶有幽門螺旋菌,但治療胃潰瘍方法改良,令已發展國家的感染率大幅降低,消化性潰瘍和胃潰瘍的罹患率也隨之降低。
銅幣的另一面是,當幽門螺旋菌胃的據點逐漸失守,胃潰瘍、消化性潰瘍、胃癌罹患率跟着降低的同時,如胃酸倒流等的食道疾病卻大幅增加,科學界一個估計是可能跟幽門螺旋菌的消失有關,即這種細菌可保護人免於食道疾病。
沈祖堯指這個說法仍有爭論,因為幽門螺旋菌消失而出現胃酸倒流的情況,主要在亞洲出現,西方國家卻沒有,這說明除了幽門螺旋菌,不同人種和生活習慣都與這個問題有關。
本報記者/《科學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