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從寫字樓回家,經過太子大廈,就必會看到小山似的一堆黑色塑膠袋袋着的垃圾。這裏是香港一級商業銀行區,名貴商品店舖林立,通衢大道,竟是這樣的景況。當然,此景不獨太子大廈。本人辦事處樓下,每天下午六時繁忙時間,就有清潔工人把垃圾一袋袋搬到街上,堆在路旁,等候那輛又髒又臭又嘈吵的巨型垃圾車駛至,阻塞交通。清潔工人趕忙七手八腳把垃圾一袋袋拋進車尾,壓破了的膠袋溢出氣味可怕的污液,歷久不散。
這樣不衞生、破壞市容的做法,是不是無法改善?還是沒有人重視改善的必要?海景商廈百層聳立夠炫耀了,但在炫人的背後,我們究竟有多先進?城市設計,難道只有西九文娛發展區的「地標」天篷,只有添馬艦的政府總部高廈廣場嗎?我看政府更應該花點腦筋去重新設計中環的生活環境需要!
在畢爾包街道上逛的時候,我和幾位議員注意到一個大告示牌,圖文並茂地介紹他們的新式收集垃圾系統。市民只需把垃圾倒到一個街上的特設垃圾箱內,就有管道把垃圾吸到區外的一個處理場,將垃圾壓縮和密封之後運走,壓出的污氣經另一個管道輸出,過程十分清潔衞生。我於是問為何香港不能採用類似系統?其中一位議員解釋,香港早前在一些屋邨花了大筆資源試驗過了,但結果失敗,因為不符合中國人習慣:我們的日常垃圾太多濕的食物,結果塞住了管道。
但是難道中國人也就不可以進步嗎?問題是政府是否重視、有沒有積極推動,有沒有適當的配套措施和公眾教育。如果人人都認同環境衞生第一,那麼大家就會一同加倍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