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股改送股為償風險

理財智慧:股改送股為償風險

內地的「股權分置」方案,就是要把那些原本由國家所擁有的非流通股份變成流通股份,讓更多私人資金購買相關股票,使到私有產權的機制能有效運作之餘,亦可讓更多股東監察營運,增加公司的效率。
問題是,最初兩次推出股權分置方案之時,所涉公司數目有限,而且絕大部份公司只在A股市場上市,再加上實施有關方案之時,中國股市的走勢欠佳,為了要令計劃得以推行,便要照顧現有A股股東的利益。
A股股東最擔心的,就是流通股份數目因股權分置方案而增加,以致股價下挫,因而有所損失,於是便期望會有所補償。結果,現有A股股東,會收到一些新的股份,而這些股份是「免費」送予A股股東,用來補償股價潛在下跌風險的。

不涉攤薄效應
結果發現,現有A股股東頗為接受此方案,因為股票是有價的,公司派股便等於派錢,更何況過程之中並沒有涉及新股,每股盈利不會出現「攤薄效應」(dilutioneffect)。
既然措施不會出現攤薄效應,為何政府又要送股予現有A股股東?國家持有的非流通股份,是屬於國有資產,而股權分置的送股行動,有人認為會是國有資產流失的例子,但有關送股方案已為市場所接納,更成為中國股市發展的一大特色呢!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