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匯控ELI回報有高低

衍生創富:匯控ELI回報有高低

港股近月一直處於15000至15500點之間上落,走勢陰晴不定,踏入10月更是傳統上市況較為波動的月份,加上新股招股潮重現,勢將從市場抽走大量資金,故大市短期走勢未能明朗。
在近年的升市中,市場一直將焦點放在增長股身上,但本月不明朗因素驟現,現階段以正股或衍生工具入市,宜以業務穩定及股價抗跌力較強者為首選;至於近年鮮有被談論的公用股,亦可望發揮防守力量。
大市脫離不了窄幅上落悶局,所衍生出的引伸波幅下跌問題,對於股票掛鈎投資而言,此情況將影響其潛在回報表現。近期就連滙豐控股(005)亦因部份ELI年息低至2%至4%,令不少長期捧場客望而卻步。

滙控仍屬信心之選

根據以往經驗,滙控ELI的投資者,主要是看中正股盈利穩中有升,股價不會狂升暴跌,可安心收息之餘,亦抱着一旦接貨便長線持有的心態作投資。
倘若各位對滙控情有獨鍾,除了短期滙控ELI外,其實亦可將視線轉移至滙控可贖回ELI,賺取年息達7至8厘的回報。
可贖回ELI與傳統ELI最大的分別,在於投資期較長,最長約為兩年,並採取每季派息方法,平均每3個月的息率回報約為2厘。
此外,顧名思義,可贖回ELI亦具備贖回功能,當每個分派期結束日,正股收市價高於贖回啟動價,意味着整筆投資即時結束,投資者亦將收回價值相等於投資額的正股或現金。
我們不妨以短期及可贖回ELI的例子,說明兩者在回報上的分別。
以投資期84日的短期滙控ELI為例,95.5%接貨折讓,目前年息約為2.49厘,10萬元投資額僅獲得570元。至於滙控可贖回ELI,接貨折讓同為95.5%,贖回啟動價為發行日收市價的100%,現時其年息最高達8厘,若每季計,首個分派期的2厘利息可「袋袋平安」,其後每個分派期最多可取得2厘利息,利息回報的多少,與正股表現掛鈎,可見其息率高於條款相若的短期滙控ELI。

可贖回ELI往績吸引

你可能會即時聯想到,為何同為滙控ELI,息率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當中是否涉及甚麼風險?
短期ELI投資期較短,約為數星期至3個月,風險在於到期日正股收市價如低於接貨折讓,便要以正股接貨,或會出現帳面虧損。
至於可贖回ELI的投資年期則最長達兩年,除首個分派期外,其餘各期派息的高低,與正股每日收市價表現掛鈎,其計算方式如下:
投資額×﹝(正股收市價高於接貨價的累計日數?總交易日數)×2%﹞
最壞的情況是,投資期內正股股價持續低於接貨價,投資者便不能獲得利息,資金有機會被鎖死至兩年後的到期日為止,全期僅能獲取首個派息日的2厘利息,影響回報表現。
然而,這是最極端的情況,按上一批於5月推出的滙控可贖回ELI年息為7厘,於8月份首個派息期時,正股當日收市價剛升穿贖回啟動價,投資者除了即時獲得年息7厘的回報(即10萬元投資額三個月取得利息1750元)外,亦可即時取回本金,重新作出新的投資部署,實質回報遠較短期ELI為佳。
不過,投資者要留意,過往表現佳,並不表示將來亦會帶來類似的表現,故往績只可作為參考,不宜盡信。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
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