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氣氛強調仁愛關懷,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料會着力把香港建設為公義仁愛社會,重點向嚴重傷殘及癱瘓人士「派糖」,提供過渡性住宿服務,讓他們返回社區做好準備,並提供病後復康日間服務及照顧者培訓等多項措施。團體指政府「最近兩年所做嘅,比過去十年都多。」
阿斌:有助重投社會
癱瘓病人及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的服務,自從全癱病人鄧紹斌(阿斌)向當局要求安樂死後,備受社會關注。據了解,當局為鼓勵嚴重傷殘人士返回社區,計劃實施多項措施。包括為嚴重傷殘及全癱病人提供過渡性住宿服務、照顧及支援服務;同時會為精神病、神經性疾病及身體殘障病人,提供病後康復及持續康復日間服務,讓他們提早重返社區。為加強對傷殘人士家人及照顧者培訓及支援服務,當局正考慮推出「醫生探訪計劃」,邀請醫生到社區復康宿舍,為傷殘人士提供服務。
現時正努力練習呼吸及使用輪椅的阿斌認為,新政策有助全癱人士重投社會,但若再有實質的補助,如交通津貼更可以令他們增加信心,擴闊他們的活動範圍,「視野就不局限在自己社區的一隅」。
多年來一直為全癱人士爭取服務的自強協會主席梁在殷認為,若特首在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中關顧癱瘓病人,對他們具鼓勵作用,尤其是過渡住宿及對照顧者的培訓及支援,都有迫切需要。
現時全港約有二百至三百名全癱病人,連同一些嚴重肢體傷殘但未算全癱的病人,共約有五百人。梁在殷指由於現時沒有過渡宿位,病人返回社區只獲安排在安老院居住,情況並不理想,至於過渡宿位數目,他要求至少要有二十個。他指政府過去一直忽視社會上嚴重傷殘及癱瘓病人的聲音,但最近兩年政府所做的「比過去十年都多」,期望當局能提供持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