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 邀銀行表達意見<br>學生貸款或可證券化 <br>

如何處理 邀銀行表達意見
學生貸款或可證券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早前就如何處理政府的學生貸款事宜,向銀行界發出邀請函表達意見。據悉,業界除建議可直接出售貸款組合外,也可考慮以應收帳作抵押進行資產證券化安排。

【本報訊】不過,學生貸款目前仍處於償還初期,而且拖欠率甚高,消息指,截至6月底止,比率已達雙位數字,接近兩成水平,當局會在決定處理資產的方式後,正式邀請有興趣競投者提交標書。

涉逾30億 拖欠率高

據悉,這批大專學生貸款資產,未償還的本金額,截至6月底約為30多億元,普遍貸款約於5至6年前開始借貸,組合內約一半金額,現已開始償還。由於還款期展開不久,加上當局或未積極追收欠款,故暫時拖欠率甚高。至於資產組合的平均息率,業界指水平不算特別吸引。
消息指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於個多月前,向銀行界發出邀請函,收集如何處理該批資產的意見,並初步了解銀行界的參與興趣,但當局指,此舉並不等同入標或意向書,當局在決定處理方式後會發出正式邀約函。
年初修訂公司章程、擴大收購範圍至包括政府及公營機構按揭以外資產的按揭證券公司,也是學生貸款的潛在買家。該公司高級副總裁李永權表示,一直有就學生貸款事宜與當局保持聯絡,並表達按揭公司對資產處理的不同意見。

須考慮社會民生角度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上周在福建考察時透露,已收到多家銀行表示有意購入政府的學生貸款,市場指出,包括中信嘉華及廖創興(1111)等中型銀行,均有興趣買入。馬時亨早前又說,計劃在明年3月前的本財政年度內,出售50億元學生貸款。他指出,該項目較複雜,雖然按揭公司已表示有興趣購入,但學生貸款的壞帳較高,又要考慮追收款項的社會民生角度,故處理有一定難度,需時研究。

馬時亨:銀行有意購入學生貸款。

李永權:一直就學生貸款事宜與當局保持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