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到畢爾包公幹,臨行閒閒問寫字樓同事:「有甚麼要的?」豈料有人即時回應:「扛隻火腿回來!」後悔已晚,只好答應照辦。
西班牙火腿的確名不虛傳。離寫字樓不遠,雪廠街上的一家我們常到的西班牙餐廳,就經常有西班牙火腿作頭盤,一隻風乾火腿橫陳在低櫃的切架上,隨吃隨割,味道已相當不俗,但上次在倫敦吃到的一碟卻令我大開眼界:簡簡單單的薄片,嫣紅雪白,甘美脂香,好像平生未吃過那麼好吃的東西。
畢爾包到處都可以吃到火腿。第一天遊覽了半天後,中飯在舊城一家歷史悠久的平民化酒館茶餐廳,我叫了一碟火腿雙蛋,那火腿鹹香而乾身,襯着新鮮煎蛋,滋味無窮。這裏的人愛作佐酒小吃,一個個龍牙蕉大小的豬仔麵包夾着薄薄的一片,放在櫃枱上的大盤子裏。「豪客」麼,叫店家切一盤火腿片來,麵包片另上,那味道自然更香濃軟滑。我們一晚夜訪名廚,同樣先來一碟火腿片,級數又再上層樓,簡直難以形容,但價錢也令人咋舌:是二十五歐羅,折合港幣二百三十多元。
西班牙火腿分開清楚等級,一般的jamonserrano(可直譯為「山風火腿」)鹽醃風乾,要醃製七個月至數年不等,相對便宜。精美的要選西班牙黑豬Iberianpig製成,jamonIberique,那就昂貴得多了。最好的有如名酒,還要冠上產地地名如Trevelez、Jabugo、Montanchez都是名產地,味道各有特色,又分前腿和後腿,前者稱paleta,較肥,價錢較廉宜,為當地人喜愛。我們在逗留最後的一天闖進大街上的食品店,我買了一隻PaletaIbericadeBellota,不是最好的,只盼從輕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