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連四天的首屆香港創新科技節昨日圓滿結束,最後一天特別定為青年日,推出多項活動及工作坊。不少家長帶同子女參觀,希望激發子女對新科技的興趣。贏得「2005年微軟潛能創意盃網頁設計全球競賽」冠軍的吳楚奇,不諱言沒錢購買最新的科技產品,全憑努力不懈在軟件方面下工夫,經無數失敗後踏上成功之路。 記者:林社炳
香港創新科技節最後一天的重頭戲,聚焦在「機械人足球世界盃」競賽。參賽的香港、中國、日本及美國隊,透過互聯網操控在會展場內各有的三名機械足球員比拼球技。結果由張沛松紀念中學三名學生組成的「香港金紫荊隊」首勝日本,再以十二碼擊敗中國隊,贏得賽事冠軍。冠軍隊學生許家強說:「香港隊勝在佔有地利,操控機械人反應較快。」
親子流連DNA工作坊
展場昨舉行「認識DNA指紋鑑定」工作坊,由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徐國榮講解,父母可透過有關技術證明親子關係。翁太與兒子還是首次體驗這種親子活動。她說:「科技日新月異,唔想個仔落後於人,一定要跟上現代科技。咁嘅形式嘅工作坊,可以激發起個仔對科技嘅興趣,好有意思。」
創新科技節在場內特設的「中學創新科技聯展」和「創新.青年動力」攤位,展出各式各樣由學生自行創作的科技玩意。有學生製作磁浮列車、機械拆彈人和機動醒獅等。由創作的學生向參觀者示範和講解自己的作品。
香港須加強培養科技人
創新科技署署長王錫基出席會場座談時,承認香港社會急功近利,培養科技人才落後於日本、南韓及台灣等鄰近地區,必須急起直追。政府承諾會加強與內地合作,推廣科研合作,爭取業界採用本地科技創作,政府更會資助學校參加科技競賽。
贏得「2005年微軟潛能創意盃網頁設計全球競賽」冠軍的吳楚奇說,家境不算富裕,沒錢買最新科技產品。年幼時多得父母讓他發展不同的興趣,發現自己鍾情電腦,加上不怕失敗,勇於參加不同比賽,才能嘗得勝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