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官員相繼唱好加息前景,增加了市場對美歐之間的息差將會進一步擴大的憧憬,加上颶風麗塔對美國災區及煉油設施所造成的破壞遠較卡特里娜溫和,紓緩了市投資者對油價飆升會阻礙美國經濟增長的憂慮,兩項因素加起來,為本已處於短期上升軌的美元加添動力,而筆者看好的日圓亦曾跌至113中位。
帳面損失大才考慮
有友人問筆者,若跟隨建議於111中位買日圓第1注,已錄得接近200點的帳面損失,是否應投入第2注溝貨?這個問題實在不易回答,原因是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力,會因其本身的財政實力而不同,故很難一概而論。
筆者在外滙市場的日子已不短,看過有人成功溝貨而收復失地,但更多的例子是因溝貨而輸得更慘。溝貨的大原則,必須是帳面損失已不菲,若只輸一、二百點便溝貨,那應叫加碼而非溝貨,因為平均價相距若不遠,可以拉低/高的價位有限,而頻密地加碼,更是投資大忌。
日圓後市仍堪看好
有留意市場動態的朋友,都不會忽略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上周發出的警告,內容是投機炒賣活動推高樓價,已對美國經濟構成風險,因為美國部份地區樓價大漲的勢將無法維持,而樓市一旦降溫,便會令整體消費者支出面臨風險,貸款機構亦可能會損失慘重。
上述說法,與筆者一貫的觀點脗合,亦是筆者長線看淡美元的原因之一。而其他令我不敢看好美元的因素,自然包括美國儲蓄率低和雙赤繼續居高不下。
雖然日圓暫處逆境,但筆者仍對其前景看好。近期發表的增長數字已顯示日本經濟復甦並非虛火,這從外資不斷湧進日股市場,令日經指數和東證指數迭創4年新高,已可見一斑。而央行上周亦已透露長達7年的通縮已改善,很快便可重見通脹,加息周期估計會明年4月的新會計年度開始前便啟動,加上首相小泉純一郎迅速再度向國會提交郵政私有化議案,反映其經濟改革的決心甚大。以上種種加起來,日圓後市確實值得看高一線。
若從另一角度看市,我認為日圓的隱憂有二:首先是高油價無可避免地會妨礙其經濟復甦,其二是日本官方未必願意見到日圓勁升,影響出口競爭力,令復甦多了波折。但權衡輕重下,我仍認為若不跟風高位追買美元的話,買日圓是短期內較穩健的投資選擇。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