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我們又去試另一家台菜老店,發現東西比「梅子」更地道。那裏的「蚋仔」又肥又胖,像隻小蠔,我再次吃個不停。
請經理又開出張一桌十個人吃的菜單,錢不是問題,又出現了龍蝦魚翅。氣起來,完全改掉。先來一碟烏魚子,再每人來一卷福建薄餅,台灣人叫為「潤餅」的。
小卷,是小魷魚,用鹽醃製過,肚子裏充滿魚春,煎一煎上桌,香噴噴。
花條,是台灣特產的小魚,有點像澳門的烏魚,非常甜美,做湯也行,還可以烤,兩吃。
白片土雞,台灣的土雞是名副其實的走地雞,他們又叫為爬山雞,很有雞味。白片,就是白切的意思。
蔭鼓蚵,是豆豉蒜段炒鮮蠔,很能下飯。
蛋黃肉,把豬肉剁碎,中間填了一隻鹹蛋黃,這道小菜很受歡迎,已做成罐頭出售。
麻油炒腰花,吩咐店裏多下黃麻油,但不能炒得太多汁。
芥末圓蹄,是豬腳冷吃,淋上山葵汁。
鯧魚水煮,當湯。九孔,就是小鮑魚,台灣產的不硬,可以清蒸。
福建炒麵不能少,炒米粉更是台灣人拿手的,可以改一改味道,用金瓜來炒,金瓜很甜,不用下味精,最後有番薯粥。
甜品不算,一共有十五道菜,我的團友應該吃得飽,不會埋怨。
另外再找到一家最地道的台灣菜,他們叫為「辦桌」,所有菜色土得不能再土。
遊過故宮博物院後到北投浸溫泉,吃一個溫泉大餐,也是台菜。最後,在桃園附近有一家老字號的海鮮店,吃完了才上機。半夜,讓團友自由活動,載他們到士林夜市和龍山寺消夜,另外壓軸來一餐「真的好」的豪宴。我相信,這個旅行團,大家一定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