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是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二百周年誕辰,有調查發現,由安徒生所著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成為香港兒童最愛的童話故事,但若綜合穗、港、澳三地兒童意見,則以格林兄弟的《灰姑娘》最受歡迎。調查機構指,港童選讀童話較着重趣味性,相對缺乏理解故事含意的能力,呼籲家長多從旁指導。 記者:盧文烈
《賣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醜小鴨》、《白雪公主》、《小紅帽》等伴隨港人成長的童話故事,對今時今日的小朋友來說魅力依然。香港小童群益會邀請了穗港澳三地共四千名六至十三歲兒童,從三十篇中外童話中選出十篇最愛,結果這五個童話故事,依次成為港童最愛首五位,十大入圍童話更全是西方故事。
澳門兒童口味與港童相似,但排名則略有不同;廣州方面,兒童最愛的童話是出自洪汎濤手筆的《神筆馬良》,是選舉唯一入圍的中國作品。
《賣火柴的小女孩》成為港童最愛,若綜合三地兒童意見,《灰姑娘》則以稍微票數佔先。小童群益會「閱讀為明天」助理計劃主任曾施慧說,香港兒童較愛閱讀西方童話,主要原因與藏書量有關,該會早前在公共圖書館共錄得一百八十至二百一十項外國童話的藏書紀錄,但中國童話則僅得七十項,呼籲書店及圖書館增加中國童話藏書。
該會又訪問了三地參與投票的兒童,發現港澳兒童對童話故事理解較表面,只着重故事是否有趣,而廣州兒童則能從故事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來理解故事。
港童理解力較穗遜色
此外,廣州兒童能用不同詞彙表達其看法,並能清楚解釋故事背後的意義,港童則只懂用有限詞彙,如故事很有趣、很有創意等表達意見。曾施慧說,調查顯示港澳兒童理解及表達故事的能力明顯較廣州兒童遜色,呼籲家長透過親子閱讀童話故事,協助提升子女閱讀能力。
該會昨在馬鞍山廣場公布有關調查結果,並展出「童話繪本創作比賽」近一百八十份得獎作品。來自廣州、年僅八歲的蘆睿憑《青蛙和蚊子》原創故事,贏得初級組金獎,她說自三歲便問始創作童話,至今已累積了二十個作品,希望日後可成為出色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