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雖然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唯一的東南亞成員國,但事實上已淪為石油純進口國,現在更要大幅提高油價,油價補貼政策是一大罪魁禍首。
石油是印尼七、八十年代經濟發展的「水龍頭」,石油和天然氣出口賺來大量外滙。政府同時實施燃油價格補貼,減輕國民負擔,令印尼燃油價格在全世界最便宜之列。
政局不穩 投資者卻步
但正由燃油太便宜,浪費能源情況日益嚴重,加上工業和汽車發展令燃油需求大增。另方面,國內政局不穩,貪污和司法制度脆弱,令不少鑽油採油的投資者卻步,導致印尼近年的石油儲量和生產能力下降,石油出口國變進口國,更經常出現油荒,就連發電廠也因燃油短缺,屢次造成全國大停電。
國際油價今年不斷飆升,燃油補貼開支負擔更重,由預算約六百八十億港元急升至一千億港元,蠶食了近四分一財政預算。政府需用更多外滙進口石油,加上到期債項,外滙存備減少,印尼盾幣滙價因而跌至四年最低,印尼財政壓力到了極限。
新華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