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石記》編好了,大前天,到「皇冠」談出版事,正要拉閘鬆人,路環的李漢榮領着區瑞強來了;我跟Albert沒見過面,卻有好多印象,知道他做電台,開演唱會;他年紀比我大,但黑實矯健孩子臉,看起來好年輕。「從小,就聽見你在唱民歌。」我說,這也是實話。難得堅持了這麼久,他的「音樂農莊」,還做出成績,影響了不少人。原來他常到澳門,一到,就躲在路環跟我過去的街坊閭里玩音樂。為Albert找到我這家店的李漢榮,追根溯源,原來也是我路環聖方濟各的小同學。一座路環島,音樂發燒友何其多!多流散海外,有些還成了大名。一見如故,喝茶聊天兩小時,四點鐘,才省起沒吃中飯,民政總署的文康處處長陳先生請客,到「美心亨利」暴食;我在《暴食澳門》介紹過西灣湖畔的「亞利咖喱屋」,這「美心亨利」就在咖喱屋隔壁,葡國雞,做得香濃美味。
知道我回香港,張小嫻前一天就來電,要吃「最香」的杏仁餅。這家餅店,在夜呣街十二號,屬司打口範圍,找到河邊新街的萬事達酒店,酒店前小橫街就是夜呣街,十分難找,好在處長先致電問明位置,李漢榮再驅車尋覓。我來往港澳三十年,從沒攜帶杏仁餅這種可笑的「手信」,那天卻和區瑞強一人一袋提下船,大家相顧儍笑。我發現澳門最好吃的杏仁餅是「最香」的炭燒杏仁餅,早在一年前,多得路環林秀麗送來一盒,吃上癮,卻不會去買;月前,阿霽在電視上推薦,知道的人就多了。小嫻嘴饞,最會吃,只好像走水貨般給她提去一大袋,也請「皇冠」的朋友嘗嘗。效果不錯,大家誇我終於明白一點人情世故;因為一個餅,人,變得受歡迎。
以前在莊士敦道的「生記」搬到軒尼詩道灣仔站B1出口對面,也就是「醉湖」的舊址,地方大了,還是爆滿,跟小嫻去吃鹽焗雞、泥鯭肉丸粥、涼瓜蝦餅……味道更好了,難得光猛舒服,空氣清新,吃飽不願走,原來率先禁煙了,在門口擺了桌椅,煙癮發作,可以到那裏去抽,桌上還供了薑花辟臭,大家都守規矩,香港人,到底是文明人。「客人都喜歡我們這樣做。」老闆娘說。這種超級好店,不能不支持。半夜回澳,一天裏見了這麼多新舊朋友,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