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逐諾貝爾和平獎的「全球千名婦女」名單中,只有九百九十九人,尚餘一個名額,留給世上被遺忘了的基層婦女。幕後推動她們爭逐諾貝爾的是瑞士和平基金會,目的並非為了一個獎項,而是要還婦女一個公道。
千名婦女當中,中國地區佔了一百零八人。獲提名的婦女來自各個階層、職業及工作範疇,她們從事的工作,包括環保、合作社、爭取性權和人權等方面。她們的參與,是要世人重新思考和平的概念;和平不僅是簽署一個停火協議,跟一個國家元首握握手那麼簡單,而是要把日常生活中的「戰爭」止息,讓每個人都感到安然的過活。
和平獎得主女性僅佔11人
在內地,傳媒對「全球千名婦女」爭逐諾貝爾也有廣泛報道。有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之稱的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退休老教授高耀潔也是入選者,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多年來堅持在民間義務宣傳防治愛滋病。她承受着各方壓力,自行對河南愛滋病進行調查,揭露了中國愛滋病的嚴重情況。
諾貝爾和平獎自一九○一年創辦以來,歷來有八十名男性獲獎,女性則只有十一人。「全球千名婦女」的參與是希望透過提名,喚醒國際社會,把目光投向默默耕耘、名不經傳的基層婦女。今屆角逐和平獎合共一百九十九個提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