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談財策:40歲前做妥財務安排

萬談財策:40歲前做妥財務安排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這句話就是說,人踏入40歲,應該洞悉世情,對前途有明確的目標,再沒有甚麼疑惑。事實上,人到了40歲,在事業和家庭方面均已大致穩定下來,又飽歷磨練,應已掌握到正確的理財方向。

積聚財富的同時,不妨緊記以下5個40歲前必須達成的理財目標。
第一、步入中年,理應完全獨立、成熟、克己,不能再像年輕時一樣吊兒郎當。最重要的,就是還清如信用卡結欠般短期又高息的債項。信用卡欠款不同於按揭貸款,後者是變相儲蓄,但前者大多用於消費,而且利息動輒高達20-30%,不但虛耗財富,更妨礙我們達成第二個目標:退休。
周全的退休計劃,其實最好在剛開始工作時便考慮,而40歲前更必須已開展計劃。
年輕的時候,我們以為退休是遙不可及的事,甚少想到要未雨綢繆。不過,隨着年月過去,距退下前線的日子愈來愈近,再不按部就班地儲蓄及投資,便難以安享晚年。
如果今日退休,不計物業,一個人最少也要有200萬元資產在手;若以3%通脹計算,25年後便相等要坐擁420萬元才夠。幸而有心儲錢退休永不嫌太遲,即使到40歲才開始,假如投資得當,每年若有7-10%的回報,每個月儲下3500元至5500元,仍有望達標。
至於一些早已實行退休儲蓄計劃者,則要不時評估自己可承受風險的程度,例如強積金的選擇。
以前自恃青春,會選擇投資高風險的基金,但年紀漸長,輸的本錢便愈少,故不妨轉至中低風險基金。就算偏好股票基金,選擇環球股票基金亦勝過單一市場基金。

醫療保險及早買
不過,放眼將來也勿忘現在。猶記得早兩、三年經濟環境欠佳時,各大企業裁員的對象.就是一班高薪的中層打工仔。所以任何時候,都應該學會保障自己,備有6至12個月的薪金作為應急錢。有錢傍身,就可以從容應付突如其來的變故。
最後,40歲前必須做妥的財務安排,是買醫療保險。歲月不饒人,無論工作如何出色能幹,中年以後都難免有病痛。小病尚可依賴自己的應急錢;但萬一大病驟至,便會打亂全盤計劃。故此,趁壯健時候購買醫療保險,至少包括危疾及住院保障,實刻不容緩。如果大家已到了不惑之年,便立即檢討財務計劃吧!
MLC萬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