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日表示,本港作為資金融通中心的角色,要配合內地資金市場的改變而因時改變,對於QDII則指要先易後難。有市場人士認為,可能隱含要先做中國預託證券(CDR)。
【本報訊】隨着內地外滙資金及儲蓄狀況不斷轉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出席銀行公會周年晚宴演講後說,如何利用本港作為內地資金融通的渠道,亦要與時並進,對於市場關注在轉化內地儲蓄成為投資的發展上,本港市場透過QDII可以發揮的中介功能。他又表示,有關議題一直在研究論證,但QDII涉及的研究準備,都較其他工作複雜,在發展順序上應「先做簡單……再做複雜」。雖然他沒有闡釋何謂較簡單工作,但與會的市場人士認為,其講話隱含着發展CDR可能因較QDII容易而先展開工作。
市場料CDR先行
內地媒體最近便曾報道,傳聞中移動(941)已準備就緒,待政府公布後,便成為首間正式發行CDR的企業。
周小川昨以「與時俱進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為題演講,指出內地的外滙資金及儲蓄率持續上升,「香港面向國際市場為內地籌資外滙資金的背景正在改變」,中國一貫支持香港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本港有明顯優勢,但亦面臨不少挑戰,而本港發揮金融中心的作用,「需與時並進」。
對於本港市場一直期盼出台的QDII,他指有關問題一直進行研究及溝通,但QDII涉及的論證研究比起其他一些事情複雜,在發展順序上,應先易後難,對於那些是較簡單工作,他則沒有正面回應。
NDF有參考作用
人民幣滙率調整後,內地亦開放人民幣遠期市場,他認為本港的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市場(NDF),可以對內地遠期市場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參考作用,「將來兩個市場可以互相補足,各自發展」。
人民幣升值以來亞洲貨幣滙率亦跟隨轉強,他說主要是周邊國家,均面對類似的外貿收支平衡現象所造成。
無獨有偶,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9月8日《觀點》內,亦以「香港作為內地資金融通平台」為題,指假如香港未能盡快提供渠道,使內地投資者可買賣內地企業在港發行的股票與債券,則香港作為內地資金融通平台的地位,便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