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亞洲FDI續見增加

國際視野:亞洲FDI續見增加

根據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剛發表的「世界投資報告」,200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比2003年增加僅2%,共6480億(美元、下同),其分布為:美國高踞總額的首位,共吸引960億,英國排第二,佔780億,中國跟隨其後,亦錄得610億(比2003年的570億多40億)。
美英能霸佔頭兩位,主要是由於併購活動(M&A)增加所致,其他工業國吸資比去年減少14%至3800億,理由不言而喻。亞洲新興國家及地區共佔總額約1400億,據報告中指出,儘管亞太地區如印度、南韓、越南和澳洲等之FDI亦錄得紀錄數字,可是中國內地和香港已佔去當中的三分之二,簡單地計算,即中港兩地共吸資約900億,減去中國內地的610億,香港豈不有超過300億資金流入?那麼其中有多少是真作長期投資,多少是作短期「投注」?

國際資金尋找機會
國際資金近年流進亞洲新興國家及地區不斷增加實可以理解,美歐經濟不是已見頂,便是續見放緩,亞洲縱使被人感覺有點脆弱,但始終具備潛力或空間,個別size又細,稍有點生水流入,已足以起刺激作用,如果個個都「濕啲」,既可以營造良好投資氣氛,各取所需,更可以藉中國開出個one-waybet的滙率盤口,在滙水上「撈」它一把,何樂而不為?
其實隨着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周邊鄰近國家在製造業方面應受到某程度的衝擊,筆者之所以指其脆弱,並非信口開河,何況油價居高不下,對亞洲經濟的威脅,甚至民生的影響更不應漠視(瞧瞧印尼政府在提高燃油價格之決定如臨大敵,便是一例),假若出口因歐美經濟滑坡而萎縮,更不宜過份憧憬!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