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大師教買二三線策略

投資學堂:大師教買二三線策略

數周前,筆者曾在本欄談到,根據投資理論的研究,高風險的投資產品不一定亦可提供較高的回報。正如本欄早前那篇「REITs:投資組合補品」的文章中,便談到在投資組合中,加入10-20%的房地產基金,則長線來講可取得較高回報,同時亦可減低組合的風險,即可進一步收「高回報、低風險」之效,惟讀者宜注意,這只是指在組合中加入小量的房地產基金,而不是全部投資於REITs內。
至於投資回報與投資風險並沒有太強的相互關係這一說法,已由美國兩位著名的金融學教授KennethFrench與EugeneFama一同在1992年發表的研究論文中證實了,據報道,該報告當年曾令歐美投資界頗為驚訝。

建議持一籃子低P/B股

筆者發覺在不少歐美學者有關投資方面的研究論文,真正能夠讓一般投資者很容易在市場上應用的並不太多,而「TheFama/FrenchThreeFactorModel」對一般投資者來講不太難運用。正如美國的財務策劃期刊「TheJournalofFinancialPlanning」便曾專題談到ThreeFactorModel是一極之有效的理財工具(verypowerfultool),讓投資者可獲得較佳回報。
長話短說,筆者不準備在此詳細解釋French及Fama兩位教授的研究,僅集中談一談投資者怎樣運用他們的研究。
根據French及Fama的研究,二三線股的投資回報較大藍籌股為高,可是二三線股的風險亦較高。至於如何解決此難題,在他們進一步研究下,發現股價與帳面值(P/B)低的股份,它們的長期回報優於「高P/B」的股份,更重要的是,「低P/B」的股份其投資風險卻不一定高於「高P/B」的股份,換句話說,股價與帳面值折讓較大的股份,其回報相對較高,但其風險卻沒有同時增加,因此可達到高回報而不高風險之效。
綜合其研究,便是建議投資於一籃子的股價與帳面值折讓大的二三線股。(註:French/Fama的研究是採用帳面值與股價比率(BTM),故建議揀選高BTM股份,這亦即相等於低P/B股份)。
在看罷French/Fama在1992及1998年間發表的研究,察覺他們其實是間接地證實價值投資法(ValueInvesting)是一不俗的投資策略。
最後,據French在前年的訪問中指出,投資者可以低PE或低「資金流與股價比率」(Cashflowtoprice)比率取代「低P/B」,但市場普遍仍認為以低P/B的效果較佳。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