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何以成「風波」 - 陶傑

鼓掌何以成「風波」 - 陶傑

民主派會見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提質六四問題,對方強硬表示「六四不可能翻案」,中方官員表情木然,隨行的親中議員和特府高官都亢奮鼓掌,記者如實報道,掀起一場「太監鼓掌之爭」。
親中政團人物急忙解釋,說當時鼓掌,並不等於「認同書記觀點」,而是「欣賞主人家反應快捷」,並反斥記者報道「無聊」。
當今中國官場的鼓掌,除了取代了古代的「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跪伏山呼之外,針對一個「人民公敵」,還有「拍手稱快」之意。張德江駁斥民主派,港方的親中人士爭相鼓掌,當然不是「欣賞張書記反應快捷」那麼天真——中方官員對於長毛等提出六四和普選,早有準備,腹稿打好,臨場宣科,絕對不是「爆肚」的名嘴才華,哪有甚麼「反應」快不快捷之可「欣賞處」——而是屬於「拍手稱快」的幸災樂禍。

這等掌聲之奇特處在於:它真是一種集體性的小腦條件反射,總之領導人講話,到高亢處又停頓,下面自動鼓掌,今天張德江說「永不平反」,他們鼓掌,形勢變了,萬一明天改口說「六四是人民的覺醒和勝利」,也一樣鼓掌,有一天,民主派和長毛被中國政府以「顛覆國家」罪判處死刑,召開宣判大會,邀請親中政團和高官列席聽判,當「法官」提高三十分貝的音階,宣布「上訴無效,馬上執行」之際,在座的人隨時也一樣會鼓掌。
在外國,鼓掌是由衷的欣賞和讚美,例如杜琪峯的新片《黑社會》康城公映,散場後觀眾站立鼓掌五分鐘不散。一場出色的演奏會,一齣歌劇,謝幕的鼓掌莫不如是。只有中國式的鼓掌,才會陷入「機械化」、「盲從化」、「小腦條件反射化」的主奴精神結構之中。每一個中國人,尤其在大陸生活過的,對此莫不心領神會,大有心得。不狡辯,任由記者報道,只屬一則花邊新聞,人人都會體諒;駁斥而狡辯,反而促成所謂「炒作」,引起一場就「中國式鼓掌文化」的學術研究,在中國官場主奴心理學說之中令人有更深刻的發現。
鼓掌居然「不代表認同講話內容」,只是「欣賞」其他,那麼下次出席人大,溫家寶做工作報告,你鼓掌了,是不是只限於欣賞溫總理的「普通話」純正,欣賞他一站三小時而沒有腳痛,欣賞他六十歲還Keep得好Fit,而不贊同領導人報告的內容。這一解釋,可是越描越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