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市場改革,已到了最後的階段了。如果國有四大銀行順利上市,而股權分置的計劃又得以落實的話,市場效率的機制便能運作,提高中國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對於香港投資者來說,對內地的股市改革,可能沒有多大感覺,因為香港居民根本不能夠直接投資於內地A股市場。但當股權分置的方案再進一步擴大之時,雖然香港投資者不能買賣A股,但可以投資H股(國企股),而股權分置,最終或會影響投資者的權益,所以有必要了解多些。
解決非流通股份問題
所謂「股權分置」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內地股市的非流通股份的問題。
中國股市的成立,只是短短15年,很多地方還是可以改善的。而在成立的初期,主要是要解決國企公司效率的問題,希望透過上市形式,引入資金及股東來提升企業營運效率。但因部份國企規模龐大,而且政府亦不想失去控制權,因此把股份一分為二,成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兩種。前者能夠在市場自由買賣,而後者由政府持有,不能在市場買賣。這種做法,便能減少股票的供應,有利股價的發展,而政府亦能控制有關企業。
但到了現在,股市已發展了一段長時間,是時候檢討這種區分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的安排是否恰當。而怎樣處理這些非流通股股份,便是股權分置的核心。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