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兼逢夜雨,正當自己為事業煩惱,又來一個經濟日報(423)八卦欄的報道。筆者和石Sir曾教授不同,尚未上岸,唯一是有隨時豁出去的準備,所以這種負面報道並不算大問題,但換轉是其他人,又和筆者一樣正在為事業而戰的時候,殺傷力可以很大。故事本身是有意思,亦算是有趣味性,但筆者用目前的模式謀生,已經很有挫折感,辭職信袋在西裝隨時準備,明白自己是公眾人物,預了被人指指點點,但EQ有限,請不要再落井下石算是幫幫忙,他日劈炮即時通報算是回禮。
香港近年文化風氣並不好,不知是社會問題,讀者有這樣的需求,還是作者為求有角度吸引注意,但為了一時之快,是可能會毀了一個人的前途。認識一些真正高手,都沒有興趣再在金融業工作,顧客銖錙計較,對從業員尊重不足,又有一大堆結構性產品搶生意,任你如何好身手,都不敢學人有保證回報,加上目前衍生工具盛行,真正高手,不必擔心資本不足的問題,利用衍生工具,放大10倍以上的槓桿效應輕而易舉。
區內股市勢如破竹
坦白說,一向也有一些公司斟介筆者,次次問到現有的工作狀況,都很驚訝如何可以有錢賺。生存的唯一機會就是贏,但既然如此,自己賭輕鬆自在,何必背負壓力替人賭。
再談下去,會開始自打嘴巴,有身手又不愁資本不足,何必如此受氣,是已經不想跟你糾纏,我有我的尊嚴。但自己仍存一絲希望,希望成就一番事業,亦算是間接幫助人,可是如此相煎,相當難接受。假如杜正之接觸更多散戶,一定會明白其他問題更值得探討,有興趣的話,下次聚餐不妨也來出席,感受一個財經名嘴,為甚麼還要一個星期寫10篇稿兼職,而不是專注在正職的真正理由。
大市終於向上突破,動力凝聚,目標指向16000。亞洲股市勢如破竹,強勢藍籌屢創新高,國企股單日升幅亦相當驚人,炒作氣氛已經回來,絕對不能逆市沽空。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