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對健康愈來愈重視,運動的人也愈來愈多,但「選擇性」地做運動並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然而,又何謂「全面性」的運動呢?
運動大概可分為伸展運動、肌肉鍛煉運動和帶氧運動。
1.伸展運動:如熱身運動,增加肌肉的柔韌性,保持關節靈活度,減低運動創傷。除了運動前後的熱身外,應在每天下班後或工作期間,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減低勞損。進行時應將筋腱伸展至有牽扯感,然後保持這個姿勢大約十秒,並重複三至五次。
2.肌肉鍛煉運動:可分為爆炸性肌力鍛煉和提高肌肉耐力鍛煉。爆炸性肌力鍛煉是用阻力較大的器械或選用強大的負重(如啞鈴),重複動作十次作練習,目的是練習肌肉的力量。
提高肌肉耐力鍛煉應選用強度低的負重(如練力帶),但重複動作二十至四十次,目的是鍛煉肌肉的耐力,也不會造成碩大的肌肉,適合任何年齡的人士練習。肌肉鍛煉應一周進行二至三次。
3.帶氧運動:需要練習較長時間,以訓練我們的心肺功能,例如跑步、游泳、踢足球、踏單車等。但帶氧運動要做多少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呢?一般我們可用每分鐘的心跳率作參考。
運動心跳率=個人最高心跳率的
六成至八成:個人最高心跳率=220減個人的年齡
初運動者的運動量應由低程度開始,即是個人最高心跳率的六成,然後慢慢增加運動的難度。帶氧運動應一周練習二至三次,每次大約三十分鐘才有效。
此外,要提醒大家運動時應量力而為,因應自己個人的體格或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合的運動,有需要的話應先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查詢,以免弄巧反拙。
撰文:卓健註冊物理治療師王嘉鎣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