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提10年減廢政策

料提10年減廢政策

【本報訊】由特首曾蔭權率領的港府代表團剛與粵方達成協議,今年底起在粵港兩地公布珠三角區空氣污染指數,令本港有望改善困擾多時空氣污染。不過,據了解,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內對改善空氣政策着墨不多,亦沒有環保人士期待的強制兩電引入再生能源,只會針對汽車污染問題,提出加強監管石油氣車的排放標準,明年引入歐盟四型柴油車等。至於今年另一環保重點,廢物處理白皮書則會如期在十月後推出,預料港府亦會提出十年減廢政策,以及確定推行家居徵收垃圾費。
據悉,特首會提出必須立即打擊空氣污染及水污染問題,並向下一代承擔,必須立即採取保護環境的措施,推出有效的保育政策,以及減少廢物的政策。當局將進一步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加強監管石油氣車、引入歐盟四型柴油車減低污染物排放,以及徵詢業界強制性推行超低硫柴油取代工業柴油計劃,並會在政府工務工程中率先推行。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原定年中推出的廢物政策白皮書,因應施政報告順延至十月後公布,施政報告內將訂定由現在至一四年的廢物政策目標,重點將是以經濟手段,改變市民棄掉垃圾的習慣,引入家居垃圾費、提出生產商有責任回收售出的商品,以及明年底屯門回收園投入服務,有系統及擴大回收廢物工作。

政府未正視問題

地球之友助理總幹事劉祉鋒認為,空氣及廢物是本港兩項最重要的環保問題,政府必須打大鱷,針對兩電盡快安裝除硫除氮裝置,以及訂定採用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他指出,雖然本港空氣污染八成問題來自珠三角,但本土的排污者兩電佔了過半的排放量,政府若只針對車輛排放,根本沒有正視問題。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指,政府要花十年推行廢物政策,因為整體一籃子的政策下,最後仍要興建高科技焚化爐解決無法處理的垃圾。興建焚化爐的設計、選址及興建平均要花七年時間,在這段時候便是教育市民減廢,強制生產商承擔回收責任,及改善廢物循環回收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