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醫管局聘請的顧問公司剛剛完成調查報告,指醫管局管理層包括行政總裁的薪酬水平比市場水平低,故此建議大幅提升醫管局管理層的薪酬,例如把醫管局行政總裁的薪酬增加五成,從年薪四百多萬增至七百多萬;其他一些總監的薪酬也建議調升一成半左右。我們認為顧問的建議既不合時宜也不合理,我們強烈要求醫管局董事局及特區政府不要接受有關建議,以免造成惡劣先例、以免加劇醫管局的財赤、以免損害醫管局管理層跟前線員工的關係。
首先,顧問公司拿醫管局管理層的薪酬跟部份大型私人機構、大型企業高層相比較根本是不合理、不合適的。醫管局並不是私營機構,而是按政府政策、拿政府資源提供公共服務的公營機構,它的管理層既不需要絞盡腦汁提高營業額,也不需要憂慮業績達不到預期或董事局的要求,更不需要擔心盈利不能年年有增長;換言之,醫管局管理層面對的壓力、面對的風險跟私營機構高層面對的壓力及風險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顧問公司硬要拿兩者的薪酬作比較,甚至以此為依據建議大幅增加醫管局高層的薪酬不是在魚目混珠嗎?
此外,私營機構跟醫管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分別,那就是私營機構不管是大銀行或電訊公司都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都需要時刻準備應付競爭對手的挑戰;相反醫管局幾乎壟斷了主要的醫護服務,根本不用擔心有任何競爭,更不需要憂慮人家實行減價戰或推出甚麼優惠。在市場環境、競爭環境完全不同的情況下,怎應該拿醫管局高層跟私營機構高層的薪酬作比較呢?
無疑,醫管局高層包括行政總裁的責任相當重大,直接間接僱用及管理的員工也很多,但這個同樣不能作為大幅加薪的依據。試想想特首及問責局長所負的責任只有比醫管局行政總裁更大,特首及問責局長要處理的大小問題只有比醫管局高層人員更多更複雜,可他們的薪酬卻比醫管局行政總裁低一截。從這樣的比較來看,怎能說醫管局高層特別是行政總裁的薪酬偏低呢?難道醫管局行政總裁的「市價」真的比特首高一倍嗎?
更重要的是,目前醫管局在人力資源方面最大、最迫切的問題不是管理層的薪酬過低,而是前線醫護人員包括資深醫生、護士士氣不振、大量流失的問題。
誰都知道,前線醫護人員流失對醫療服務的影響、對市民的影響更直接也更大,若果任由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流失,公營醫療服務的質素肯定會大大降低。因此,醫管局即使要處理員工薪酬問題也應當優先研究有甚麼方法留住前線員工、也應當優先研究如何改善前線員工的服務條件以免被人挖角。偏偏醫管局卻捨本逐末,對前線員工的工作量、薪酬及服務條件問題愛理不理,反而花錢聘請顧問研究高層人員薪酬是否過低,這怎不讓人感到奇怪與失望呢?難道醫管局管理層認為增加高層的薪酬比改善前線醫護人員的待遇及工作條件更重要、更能改善醫療服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