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銀行成本趨增

畢馬威:銀行成本趨增

【本報訊】資金成本上升及經營支出增加,是銀行界在下半年主要面對的挑戰,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服務主管合夥人羅德,在回顧上市銀行中期業績後指出,預料上市銀行要持續承受較大的營運支出壓力。該事務所金融風險管理主管合夥人華馬田表示,隨着本港經濟好轉,現時處於歷史低位的銀行撥備支出,未來有可能隨着業界借款態度變得進取而回升,但回升時間則難以預測。
另外,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每周專欄《觀點》指出,取消利率協議後,現時本港銀行的淨息差只有1.63厘,在市場競爭下,存戶得到的存款利率較原本應有的水平多,借款人支付的貸款利率,可能較應有水平低,猶幸銀行信貸質素並無因此轉壞。

任總:淨息差僅1.63厘

不過,他提醒業界,「我們應該加倍留意(審慎原則並沒有因競爭而被放鬆)」,激烈的市場競爭,可能令機構及僱員都違反審慎原則,承擔過高風險,以至最終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
畢馬威指出,上半年本地上市銀行純利較去年同期平均上升7.8%,業績理想,但羅德表示,銀行營運支出續有上升壓力,這主要來自勞工市場緊張及人力需求增加,加上樓價上升帶動租金增長,以及新會計準則、巴塞爾資本協定等監管機準的執行,均令銀行營運成本加重。
華馬田認為,新會計準則對各銀行已公布的利潤沒有實質影響,不過息率成本上升,令倚賴同業拆息作為資金來源的中小型銀行,息差收窄及盈利受壓,而這些銀行要在競爭激烈的非利息收益業務中,爭取佔有率也較困難,因此成本及息差壓力,將會驅使銀行業繼續出現併購整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