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利東街因為被列入重建項目,那裏的商戶只得另覓營生地方;售賣以花為主題手製產品的「花夢年華」,早於2002年4月進駐利東街,去年底收到通知必須遷離,遂於同區另租樓上舖。脫離了「喜帖街」的影響力,店主陳仕樑決定重新定位,並慶幸找到新出路。
最初位處「喜帖街」(因利東街是印帖公司集中地)的花夢年華,經營的也算是喜氣洋洋的生意──售賣跟花有關的精品及禮品,目標顧客包括一班準新人,以及各式宴會的主人家,為他們提供回禮精品。
因為已建立了顧客網,即使今年4月搬舖至附近大街旁的樓上舖,花夢年華都能依靠固有的定單維生,不致因搬舖導致太多顧客流失,陳仕樑因此萌起提供回禮精品作業務主要路線。
再加工成專有產品
陳仕樑表示,近年的婚禮中,新人都會準備一份小禮品贈予來賓留念,這個禮數已約定俗成,成為籌辦婚禮的必備項目,甚至發展至退休或周年結婚紀念的飲宴上。
初期回禮的禮品不外乎水晶和朱古力等,其後愈來愈多顧客要求獨特新鮮的設計,陳仕樑引入的回禮小精品以人手製作賣點,主要向內地生產商訂購,部份會後期親自加工成設計獨特的禮品,因而贏得顧客喜愛,舊客轉介便成了主要客源,定單遠至海外,一般都是200至300件,每張定單平均2千至3千元。
搬店後重建客戶網
「每張定單的訂購量不算多,加上顧客都喜歡度身訂製,最普遍是加上新人的名字或日期,找供應商就不容易。創業之初,要在內地找合適的生產商及運輸公司,就如盲頭烏蠅『逐間試』,試了3、4間,直至找到一間最能配合訂貨及補貨要求的夥伴。」
陳仕樑坦言在地舖零售客較多,進店的客人最終可以促成生意的比率甚高,搬至新舖後,首2個月都可依靠原有的定單維生,但到第三個月適逢淡季開始,生意額較在舊店時下跌近半。「現在先要重新建立客戶網,尤其集中商業客戶。」
尋求合作互惠互利
他說:「早前跟利東街的印帖公司合作,將精品寄放他們店內,他們既可提供更多服務予顧客,我們亦得以保留吸納籌辦婚禮的顧客的渠道。」他表示,揀選合作的夥伴都是較有規模及進取的公司,即使利東街要重建,其合作夥伴仍有其他分店營運,使雙方能夠保持合作。
趁着中秋節過後踏入婚嫁旺季,加上來年屬雙春兼潤月,他積極聯繫籌辦婚禮的公司合作,現時合作的有2間,另3間在洽商中,除了提供回禮精品,也代辦其他跟花有關的裝飾設計服務,如襟花、花車布置等。他說,正計劃參加本地的結婚相關展覽,「參展是為了宣傳,希望更多有潛力的客戶認識這店。」他期望今年年底營業額可以回到舊店時的水平。
記者:葉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