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關前日首次發現有參加「正版正貨承諾」計劃的店舖售賣冒牌貨,舉辦該計劃的知識產權署即時取消涉違規店舖「正版正貨承諾」資格,但該署與合辦機構磋商後,決定待海關完成調查及法庭判決後,才公布有關黑店名稱。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知識產權署做法互相矛盾,擔心會打擊本港聲譽。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監督譚耀強昨表示,海關與各主要業界合作,不時派員巡查商店有否售賣冒牌貨品,海關將在即將來臨的超級黃金周加強巡查,保障市民及旅客權益。
知識產權署發言人昨表示,該署與協辦「正版正貨」承諾計劃的七個機構商討後,基於有關案件仍在處理中,決定暫不公布涉違規店舖名稱,直至海關完成調查及法庭有判決為止,但該署已即時取消該店的會員資格。
打擊本港聲譽
知識產權署署長謝肅方昨出席一討論保護知識產權的研討會後表示,對今次事件感遺憾及失望,他不諱言很難確保參與計劃的商戶不會作不道德經營,但他對絕大部份商店仍有信心。
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華明指,知識產權署一方面即時取消該嫌違規店舖的「正版正貨承諾」資格,另一方面又不肯即時公布違規商店名稱,是互相矛盾,對消費者毫無保障,他直言,這只會打擊本港聲譽。知識產權保護協會主席李惠民亦認為,應該公布有關店舖資料,保障消費者,他擔心事件會影響十.一黃金周來港旅客信心。
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指,理解該署基於法律程序考慮而暫不公布違規店舖名稱,但基於消費者權益同公眾知情權,該署應在可能範圍下盡快公布店名。
旅遊發展局主席周梁淑怡形容今次事件嚴重,但她相信今次事件不會影響超級黃金周來港旅客的購物信心。不過,本報昨訪問部份內地旅客,他們均表示,今次事件已打擊他們來港購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