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7金融機構評級調高

內地7金融機構評級調高

【本報訊】即將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獲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提升其長期外幣評級,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及交通銀行(3328)在內的其他6家內地金融機構,信用評級同時獲調高。
標普指出,調高評級乃因這些機構在改善資產質素、盈利及資本方面,都取得進展。
標普金融服務評級董事曾怡景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國有銀行上市可推動銀行提高管理水平及透明度。
標普將建行、中行及工行等3間銀行,長期外幣評級從「BBB-」調升至「BBB+」,短期評級由「A-3」升為「A-2」,評級展望為穩定。
至於交行及中信集團的長期外幣評級,則分別由「BB+」及「BB」,調升為「BBB-」及「BB+」,而農行及廣東發展銀行的公開資訊評級,也分別由「BBpi」及「CCCpi」,調升至「BBBpi」及「Bpi」。

交行獲准辦外幣掉期

另一方面,中行、建行、工行與交行的財務實力評級,由「D+」調高至「C」,反映標普預期上述銀行短期內的表現有實質改善。
另外,交行在其官方網站公布,該行已獲外管局批准,向客戶開辦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