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的政治劇場

共產黨的政治劇場

劉細良

上周在曼谷放假度周末,拿起《國際先驅論壇報》及《亞洲華爾街日報》,都不約而同有立法會議員珠三角訪問消息。李柱銘與長毛北上提出六四問題成為國際新聞;但同一時間《國際先驅論壇報》引述《紐約時報》報道,指曾慶紅、胡錦濤合作迫退江澤民,雙方是目前一系列強硬政策的共同策劃者;而《亞洲華爾街日報》則報道中共正收緊互聯網言論空間,指引要求中國入門新聞網站只可以發放官方新訊息,禁止發放危害國家安全及公眾利益新聞,網站要正確引導民意,維護國家利益指引。在李柱銘、長毛會見張德江同日,中國網民已不能在新聞組及網誌隨便評論政治及發表政見;而根據多倫多、劍橋與牛津大學關於政府互聯網監控的合作研究計劃報告,中國擁有全球最嚴密的網警及監控系統。

巧妙製造和諧社會

政治局委員張德江會見李柱銘、長毛討論平反六四,與中國收緊自由政策並存,違背了過去中國問題專家的分析方法,他們一直以為中國存在所謂「開明」、「改革」與「強硬」、「保守」的派系政治鬥爭。但究竟胡溫政權是保守強硬,還是開明進步呢?
我認為今日中共領導早已脫離什麼改革與保守之爭這種鄧小平時代的意識形態政治,中國與全球一樣進入了意識形態終結時代。胡錦濤時代是政策保守,但同時掌握現代政治表演的新一代共產黨人,這樣才令外國觀察家感到迷惑。
不要看遠,只要看看這兩年政局變化就明白。當曾慶紅與胡錦濤聯手迫退江澤民之後,曾慶紅作為香港政策的帶頭人,政治上決定撤換董建華,消解民主派群眾運動的基礎,穩定政局,但政策上基本是強硬,以人大快速否決雙普選,免除民眾有過高期望。又在○四年九月立法會大選全力打擊民主派,保證他們無法控制議會;但同時北京不再以意識形態掛帥,以親中愛國來劃線,改為與政策盟友組成策略聯盟。
只要看大曾來港挺小曾,在香格里拉晚宴上什麼人坐主家席便明白,那些人大政協親中政黨頭頭在哪裏呢?總之凡支持曾蔭權強政勵治的就是北京盟友,反曾者請坐遠離主家席。共產黨巧妙利用政策收緊與政治寬鬆,製造和諧社會氣氛的策略,這就是共產黨的政治劇場了。

形象開明政策保守

同樣這種劇場政治也活用在中南海,北京加強傳媒控制是事實,連國際友人傳媒大亨梅鐸也氣得紥紥跳,他因青海衞視將StarTV落地計劃被北京叫停而大為光火。程翔與師濤被拘捕及入獄,但同時北京正準備為中國改革開放大旗手胡耀邦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胡耀邦除了是共青團精神領袖外,也曾是八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開明進步的代表。
現代政治保守政策不一定穿解放裝戴「黑超」來示人,共產黨也可運用開明的政治形象包裝,去推行保守政策,「否決雙普選,會見民主派」就是兩條腿走路政策體現。

香港政客需要增值

在珠三角訪問結束後,某議員對我說:「張德江的政治水平比香港議員高幾班,香港議員普通話水平低,又亂問問題,辭不達意,他回答六四提問其實十分得體,意思是你可以問,但我不會改變,也不屑和你們作口舌之爭。其實,他沒有什麼黑面不快,也沒有光火發難,只是很正經,很嚴肅作回應。」
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劇場,與英國貝理雅、日本小泉純一郎等演出一樣有劇本也有戲。香港政客要與他們打交道,惟有自我增值,不能再靠什麼六十年代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的派系政治去了解中共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