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招惹示威 要勞師動眾應付<br>港府:世貿會議對港有益

被質疑招惹示威 要勞師動眾應付
港府:世貿會議對港有益

【本報訊】為辦好今年十二月在灣仔會展舉行的世貿部長級會議,並應付會議期間引發近年罕見的大型示威活動,特區政府作出歷來最大規模的全方位部署,但究竟香港為何「勞師動眾」主辦今次會議?會議與港人又有甚麼關係?工業貿易署署長楊立門承認難量化會議達成協議對本港的好處,但強調本港經濟依賴國際貿易,世貿旨在取消貿易障礙,貿易壁壘愈少,對香港愈有益。 記者:陳沛敏、雷子樂

面對近期種種針對本港舉辦世貿會議的質疑,楊立門昨日會見傳媒,解釋政府主辦會議的理據,並回應基層團體擔心世貿影響權益的批評。他表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計劃下月中旬與非政府組織召開圓桌會議,希望世貿總幹事拉米屆時來港出席,向非政府組織解釋部長級會議的議題,以及示威、游說工作等安排。

最棘手農產品談判

楊立門強調,本港作為負責任的世貿組織成員,又是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地區,完全具備有舉辦世貿會議的條件,而且本港經濟命脈繫於國際貿易;雖然沒有農業,製造業式微,但九成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物流、金融、法律、會計等,支援國際貿易及其衍生財富的服務業,而世貿正為減少國際貿易壁壘,「壁壘愈少,貿易額愈多,對香港愈有益。」
他承認,今年底的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最敏感和最棘手的將是農產品貿易談判;場內美國及歐盟等大量補貼本身農業的國家態度強硬,場外又有向被視為激進的韓國農民,因擔心會議達成協議將導致他們所獲的補貼進一步被削,將有二千多人來港示威。
被問到本身沒有農業的香港,卻將這個國際矛盾帶來本港舞台上演是否「好儍」,楊立門回應說:「唔係咁計,我哋應該覺得驕傲。」至於會否出現會議談判愈順利,場外示威愈激烈的局面,他承認任何協議都會「有人開心,有人唔開心」,相信警方有能力應付,但不肯預測於九九年在美國西雅圖舉行世貿會議的激烈示威場面會否在港出現。

學者表示名譽攸關

對於政府最近推出向市民宣傳「世貿帶給香港人好處」的廣告片被指反智,他強調,政府將分階段、分層次宣傳世貿,有關廣告片只是首輪的「低層次」宣傳,下月將推出短片,由勞工及商界角度講述世貿的好處,到接近會期又會再向市民解釋會議談判內容。
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認為,香港主辦世貿會議,雖然引來數萬計的與會代表及非政府組織成員在港消費,但政府主要「唔係為賺錢」(政府獲撥款二億五千六百萬元舉辦會議,但預計收益只有一億元),最主要是為「名譽」及國際形象,「整個『香港共識』,以後國際上討論親呢樣嘢,都將香港個名掛喺口邊,威啲。」
他認為,非政府組織批評世貿導致外判及私營化等損害基層利益是「無知之談」,但他也不同意楊立門指世貿可促進自由貿易,因為世貿反傾銷法等的立場正是保護主義的藉口。「我批評世貿,因為佢喺減少國際保護主義不力。」